乳山特色小镇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今年1月份,在台依湖酒庄葡萄酒产业小镇举行的“牡蛎+干白”品鉴会,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数百名“蚝友”。生牡蛎、清蒸牡蛎、炸蛎黄、蒜蓉牡蛎等不同花样的菜肴,搭配乳山产干白,成为第三届乳山(国际)牡蛎文化节的特色。

以世界一流的干红、干白配牡蛎,这一经典的美食组合,源于我市对葡萄酒和牡蛎衍生文化的思考和探索。而在这一过程中,特色小镇的建设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去年以来,我市按照“产业鲜明、功能聚合、市场主导”的原则,结合本地实际,紧锣密鼓推进葡萄酒、牡蛎特色小镇建设,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让纯农业转变为生产、加工、流通、观光相融合的“新六产”,全面提升区域发展质量。

台依湖畔,8年前还是处处撂荒的闲置耕地,如今已是葡萄种植、葡萄酒酿造、文旅休闲等一二三产业全链条发展的核心产业区。去年底,绿城小镇集团与台依湖酒庄正式签约,两者联手打造的葡萄酒产业小镇项目正在崛起,“葡萄+”产业融合发展的模式正在引领一场乡村产业巨变。

作为一个“新六产”项目,绿城台依湖酒庄酒产业小镇以葡萄酒为核心产业,形成种植、生产、研发、葡萄酒培训等功能完整的制造业产业链,同时拉动电子商务、文化、旅游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最终形成绿城台依湖酒庄特色小镇的城镇产业发展体系,实现小镇可持续发展。

据了解,绿城台依湖酒庄酒产业小镇,将全链创新葡萄酒酒庄产业、全球荟萃顶级酿酒师、全景展示葡萄酒文化、全面升级小镇生活,结合传统产业小镇和葡萄酒产业链的核心要素,形成包括生产、研发、交易、论坛、培训、文旅、博览、俱乐部、康养在内的九大核心项目。该项目建设全方位展示葡萄酒文化的文化中心,包括葡萄酒文化、体验、休闲等,打造葡萄酒博物馆、酒窖观光、俱乐部、美食坊、音乐节等八大葡萄酒文化核心产品。

“跳出农业看农业,用工业理念谋划农业”的思路让我市农业打破了“一产”思维。农业连接上工业的“二产”和旅游、服务的“三产”,实现了“接二连三”全链条发展。

陆上的葡萄酒和海中的牡蛎相得益彰。我市牡蛎养殖面积达8万亩,产量超30万吨,产值18亿元,养殖面积和产量在全国县级单位名列前茅,被誉为“中国牡蛎之乡”。

为了进一步推动牡蛎产业稳健发展,市委、市政府打出一套“组合拳”:2017年,与獐子岛集团签署合作框架协议,群策群力打造以牡蛎为主导品种的国际一流海洋牧场;今年1月9日,召开牡蛎小镇发展研讨会,探讨打造特色产业小镇,延长牡蛎产业链条;1月13日至14日,举办第三届乳山国际牡蛎文化节,为牡蛎产业发展建言献策……

乳山牡蛎已经成为我国海洋经济的著名品牌,也是打造特色小镇的标志核心产业。我市启动了牡蛎小镇规划,深入融合牡蛎产业、特色旅游、城市文化、休闲养生等元素,延伸产业链和价值链。在这个小镇中,以牡蛎为基础的科技研发、牡蛎综合利用、保健品开发、海洋生物医药等都在规划范围内。

为给小镇建设打下良好基础,我市摒弃“规模越大越好、产量越高越好”的思路,充分考虑海区养殖生产可承载力,合理规划养殖海区,科学确定养殖密度,划定牡蛎养殖“红线”,对海洋进行了立体化的保护、开发以及利用。在总量合理控制的基础上,我市不断提高乳山牡蛎的产品质量,提高高端市场的占有率,提高国际市场的知名度。

通过“牡蛎+”,我市融合文化、旅游,借助旅游美食项目开发、牡蛎文化节等活动举办,增强乳山牡蛎文化底蕴,打好牡蛎特色牌。同时,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开发以牡蛎为特色的美食旅游项目,发布精品旅游线路,打造美食名片和旅游目的地,推动牡蛎产业与休闲旅游融合发展,打造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共融”的特色产业小镇。

下一步,我市还将立足区域优势,继续走农村产业特色化发展之路,通过借鉴葡萄酒产业小镇的成功经验,计划重点打造纺织服装小镇、航空小镇、北茶小镇等一批特色鲜明、要素集聚、宜居宜业、富有活力的特色产业小镇,依托绿城台依湖等龙头强企带动,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融合,促进农业新旧动能转换。



来源:乳山时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