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1月12日电 中国的国家公园里能不能发展旅游?这个问题曾经有很多答案。在1月12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旅游研究中心、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的《旅游绿皮书:2017~2018年中国旅游发展分析与预测》中,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绿皮书专题报告《中国国家公园与旅游的关系解析》撰稿人苏杨指出,目前主流认识是“国家公园不是搞大旅游”,这实际上是旅游的词义被弱化导致的后果。
苏杨认为,完整的旅游概念应该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旅游包括了事业和产业,事业部分是典型的以“为人民服务”为主体的活动,即便是产业,也包括了诸多对区域发展有全面带动作用但又不会增加环境负担的业态;另一方面,国家公园的旅游以事业形态为主,产业形态部分应以具有带动作用的生态旅游的方式进行。《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总体方案》明确提出,在保护的前提下,不仅国家公园内可以发展旅游,国家公园外还可以引导鼓励建设特色小镇,以彰显国家公园的全民公益性,并疏解国家公园内部客流过大带来的影响。
与世界各国将国家公园作为最重要自然保护地的同时作为国民游憩地的惯例一样,《总体方案》也明确国家公园可以在保护生态的前提下开展自然观光、旅游。推敲起来,国家公园的旅游才是一种大旅游,这个“大”包括大综合、大学科、大投入。
大旅游指的是涵盖六要素、带动一大片、重点在转化的特色农牧业和高端服务业,而非靠简单的门票、索道收入就坐享其成的“词义弱化的旅游”。大学科是传统上一般旅游从未考虑也难以企及的。与国家公园的使命相对应,其科普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的要求使得科技维度、人文历史维度的环境教育必然是多学科交叉且很多内容是创新的。例如,国家公园的旅游业态与普通的大众旅游存在显著差别,内容方面不仅包括了观鸟、观星及其他科普活动,还包括了与非政府组织、学校、志愿者等的合作机制,这样才能确保其体现全民公益性。
而且,国家公园作为顶级保护地,在传统的、以自然资源为主的景区“区内游、区外住”的基础上,还可以通过国家公园产品品牌增值体系真正将资源环境的优势(绿水青山)转化为产品品质的优势并通过品牌平台固化推广体现为价格优势和销量优势(金山银山),最终在环境友好和社区参与的情况下实现单位产品的价值明显提升。
这个体系应该包括产品和产业发展指导体系、产品质量标准体系、产品认证体系、品牌管理和推广体系,产品可包括农副产品、民宿、工艺品等,跨越一、二、三次产业,且可以在综合的旅游产业中整合三次产业。这种发展方式的空间基础是特色小镇,即整个品牌体系依托于国家公园周边的特色小镇,在这个范围内实现全方位的特色发展。
大投入不是投入在硬件上,而是软件,不直接消耗性使用资源,要利用资源条件和信息实现转化。而且,要从普通的旅游转型升级到这样强调保护和体现公益性的旅游,本身就是内容再造和产业升级,这需要资金扶持和技术扶持。国家公园的旅游,很可能需要财政资金在前期支持,以形成绿色的、全面的旅游业态。其中的产业部分,如果某处国家公园的市场环境较好,有可能自我维持;如果条件一般,仍然需要财政支持,即其并非一种真实市场条件下的产业。从美国国家公园的情况看也是这样,真正游客组织、收益较好的国家公园,只是少数。中国由于人口密度大,再借鉴法国国家公园体制改革的经验,有可能将国家公园的旅游发展成业态更丰富、带动能力较强、经济效益好于美国的旅游。
能带动起这样覆盖广泛却又以“保护为主”的旅游,基础是国家公园体制和国家公园品牌。国家公园体制在权、钱方面的制度保障使国家公园能实现生态保护、全民公益方面的目标,而国家公园品牌则可能真正成为大旅游的顶级品牌。这个头号品牌不一定表现为纯商务角度的经济报表数据,而要考虑其社会效益和广域广义的经济效益。
总之,如果事业和产业兼顾,且能依托国家公园特色小镇和国家公园产品品牌增值体系,将真正的旅游全面发展起来,国家公园与旅游就能形成相得益彰的共生关系,在国家公园周边也才能真正构建起共同保护的环境。
来源:中国日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