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期2天的中国生态文明论坛年会今日在惠州启幕。昨日,参加有关展览的企业布展工作准备就绪。
编者按:党的十九大把“美丽”写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把“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纳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十四条基本方略。这是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的宣言书,是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动员令。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和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组成联合课题组,经过半年的深入调研思考,推出了3万字的《以绿色化开辟生态文明建设新境界——— 惠州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与启示》(以下简称 “《以绿色化开辟生态文明建设新境界》”)课题研究报告,集中展示和阐述惠州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实践及未来发展路径,在中国生态文明论坛惠州年会上进行展示交流,助力惠州建设绿色化现代山水城市,让生态文明建设的“惠州经验”走出广东、走向全国。
一行白鹭从碧海蓝天的大亚湾畔向北飞翔,一幅美丽惠州的生态文明长卷徐徐展开:大亚湾红树林城市湿地公园鹭鸟自由栖息,东江西枝江秀水蜿蜒,西湖红花湖风景如画,罗浮南昆山挺拔葱茏,宜居城市近者悦远者来居者安,美丽乡村让人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绿色生态惠州是美丽中国的精致缩影。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生态担当和绿色明珠,惠州愈发光彩夺目、熠熠生辉!回望惠州的生态文明建设历程,我们欣喜地发现,在这片土地上,生态守望理念迭代坚守,生态经济蓬勃发展,生态保护扎实推进,生态红利持续释放,生态自觉深入人心。绿色作为惠民之州的主色调越来越鲜亮,生态文明作为“南粤明珠”的主旋律越来越响亮,生态文明建设千年大计的实践道路越走越宽广。
群众乐享生态文明建设之“福”
“惠州蓝”“惠州清”“惠州绿”“惠州美”
《以绿色化开辟生态文明建设新境界》全面系统深入地总结了惠州生态文明建设的做法与成效。主要体现在6大方面。
坚持理念引领,铸生态文明建设之“魂”。历届惠州市委、市政府始终高举生态文明建设大旗,坚守“生态优先”理念、坚持“大密大疏”理念、坚定“绿色共享”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与经济发展同等重要的位置来抓,以“绿色化”为统领建设“现代化”,把“绿色化”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方面,守住“绿水青山”,收获“金山银山”。
坚持规划先行,绘生态文明建设之“图”。惠州始终坚持把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各项规划制定中,在全国率先制定低碳生态规划,把生态文明建设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城市建设、产业布局、土地利用等规划编制中,从源头上保护生态环境、控制和治理污染、合理有效利用资源,“多规合一”构建绿色发展新格局。主要做到以主体功能区规划绘总图、以生态文明建设专项规划绘绿图、以产业空间科学布局绘蓝图、以城市形态优化布局绘美图。
坚持创新发展,聚生态文明建设之“力”。近年来,惠州通过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创新驱动产业智能化发展、产业高端化发展、产业集约化发展、产业绿色化发展,初步构建起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2+2+N”绿色化现代产业体系,这一充满“绿芯”的产业系统让惠州未来的发展更加绿色可持续。
坚持防治并举,夯生态文明建设之“基”。惠州以多项“国字号”的生态创建活动为抓手,以提升全市污染防治能力为目标精准发力,坚持污染治理与生态优化并举、城市靓丽与乡村美化并重、设施建设与运行管护并进,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系统推进,不断夯实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石。
坚持依法治理,亮生态文明建设之“剑”。惠州始终坚持把绿色发展纳入法治轨道,不断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最严格的法律、最规范的制度为生态文明建设顺利推进 “保驾护航”。严格贯彻落实以《环境保护法》为主的一系列上位“硬”法,坚决向环境污染“亮剑”。以获批地方立法权为契机,积极开展地方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方面的立法工作,为“一座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一座山(罗浮山)、一条江(西枝江)、一个湖(惠州西湖)”进行立法。抓住“关键少数”与动员“绝大多数”相结合,把绿色发展融入干部绩效考核。
坚持生态惠民,享生态文明建设之“福”。惠州市委、市政府主动顺应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新期待,通过多层次、多形式的绿色创建和全领域、全过程的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不断提高生态产品供给水平,让广大市民共享生态文明建设之“福”。主要做到:守住“惠州蓝”,确保人民群众呼吸上清新的空气;滤出“惠州清”,确保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披上“惠州绿”,确保人民群众出门见绿;留住 “惠州美”,确保人民群众记住美丽乡愁。
开辟惠州生态文明建设新境界
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世界级的生态环境品质提供重要支撑
《以绿色化开辟生态文明建设新境界》在总结惠州生态文明建设的经验与启示时认为,在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伟大进程中,惠州之所以取得巨大成就,主要有4大方面的经验:始终秉持“生态守望、久久为功”的施政定力;强化“从纸面到地面”的刚性执行力;善用传统文化智慧为生态文明建设注入新元素;用“看得见、摸得着”的生态实惠激发全民参与活力。
站在 “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建设新起点,开启生态文明建设新时代,惠州需要主动扛起粤港澳大湾区乃至全省的生态担当,不断擦亮“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金字招牌,努力使惠州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位居“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前列,成为 “示范中的示范”“标杆中的标杆”,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世界级的生态环境品质提供重要支撑,为全国践行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不断贡献“惠州智慧”。
《以绿色化开辟生态文明建设新境界》提出,惠州需要用五个“更加突出”来实现生态文明建设更加均衡和更加充分的发展,争做建设美丽广东、美丽中国的先行者。
更加突出系统管控。应进一步理顺生态文明建设的体制机制,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建立有利于系统治理的政府管理体制和运作机制,优化配置各政府部门行政资源,提高政府“协同作战”能力。
更加突出空间管控。统筹安排生产、生活和生态空间,强化对空间规划的宏观配置和统一界定,综合确定保护空间规划的范围,科学划定“三区三线”。严格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建设全市统一的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和空间规划数据库。
更加突出制度管控。不断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的命令控制型制度和市场激励型制度建设,建设完善的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继续推进生态立法工作。进一步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的命令控制型制度。用市场型制度来弥补市场失灵。
更加突出质量管控。在生态文明建设与环境保护目标导向上要实现由“数字达标”向“感受改善”的转变,把人民群众的切实感受作为检验生态文明建设成效的最重要标尺。更多地将反映大气、水、土壤等重点领域环境质量的指标纳入约束性控制,并依此制定、实施更加精细化的环境管理政策。
更加突出底线管控。树立“红线思维、底线思维”,逐步建立和完善“四线一单”(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安全底线、自然资源利用上线、城镇开发边界线及环境准入负面清单),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
来源:惠州日报
园区招商|特色小镇|产业园区|产业地产|工业地产|粤港澳大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