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小鎮建設走出新型城鎮化之路
城鎮與農村有什麽不同?在瓊海市博鰲鎮南強村村民鐘華看來,城鎮與農村已經沒有什麽太大差異,城裏人與鄉下人的差距越來越小。“現在路通八方,吃喝不愁,鎮上和鄉下都是蓋樓房,都有無線網絡,似乎已經沒有什麽差別啦!”
城鎮是人口的集聚地,是產業的承載地,也是生產要素的匯合地。全省有196個鄉鎮,這些城鎮承載著海南50%以上的人口,創造了海南70%以上的經濟總量。可以說,各個市縣的城鎮發展如何,決定了區域經濟的強弱,以及人們生活質量的高低。
1988年建省辦經濟特區以來,我省就壹直致力於加快城鎮化基礎設施建設和基本公共服務覆蓋,30年來城鎮化建設取得了長足發展。截至2017年,我省的城鎮化率已達到了58.4%。這些遍布全島的城鎮百花齊放,形成了全省城鎮“四季常綠,各有風情”的美麗畫卷,源源不斷地為海南發展輸送動力。
每到周末,澄邁縣福山咖啡文化風情鎮是遊客出遊休憩的好去處,20多家咖啡館,隨處可聞到咖啡濃香,咖啡桌從店內擺到了店外的門廊邊上,熱鬧非凡。“風情小鎮的建設,既給福山鎮帶來發展機會,也讓本地不少居民吃上了‘旅遊飯’。”福山鎮鎮委書記岑軍說。
30年來,我省逐步摸索經濟發展路子,把旅遊當做主要產業推動發展。2010年以來,全省每年接待遊客量以11%以上增速增長。遍布全島的城鎮,是迎接八方遊客的主要載體。為此建設壹批各有風情的精品城鎮,是海南發展旅遊的壹個重要目標,也是城鄉壹體化發展的重要任務。
省住建廳相關負責人介紹, 2009年,我省提出打造壹批特色風情小鎮,把特色風情小鎮作為促進城鄉壹體化建設的重要生長極和海南鄉村旅遊發展的引擎。通過特色風情小鎮帶動,加快我省城鎮化進程,逐步實現城鄉基礎設施、公共服務、就業和社會保障的城鄉壹體化。
2009年至2016年期間,我省每年選擇2至3個示範鎮,通過省、市縣兩級集中投入近9億元,吸引社會資金近100億元,逐年推進,建成壹批功能齊備、設施完善、生活便利、環境優美、特色鮮明、經濟繁榮、社會和諧的特色風情小鎮,推動海南新型城鎮化協調發展。
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城鎮和鄉村基礎設施雖日益完善,但如果城鎮缺少有效產業支撐,就難以自我“造血”,有了“面子”缺了“裏子”。2015年,我省提出在“多規合壹”中先行選擇100個特色產業小鎮進行規劃建設,把特色產業小鎮作為推進就地城鎮化的重要突破口,帶動農民群眾脫貧致富奔小康的重要抓手。
結合我省當地資源和產業條件,特色產業小鎮以熱帶特色高效農業、旅遊、互聯網、醫療健康、漁業等產業為發展重點,堅持產業的帶動性、成長性和生態型,根據每個特色產業小鎮功能定位進行分類指導,將全省特色產業小鎮分為旅遊小鎮、互聯網小鎮、工貿服務小鎮、商貿物流小鎮、熱帶特色農業小鎮、漁業小鎮和混合型小鎮等職能類型。
文昌市會文鎮每年佛珠交易額超過10億元,為當地提供了7000多個就業崗位。自從被定位為特色產業小鎮以來,會文鎮謀劃佛珠產業園建設,公開向社會招商引入資本參與建設。未來,除了佛珠產業園以外,會文鎮將以鎮墟為中心,充分挖掘會文鎮周邊的十八行民居、陳策民居等旅遊文化底蘊,開辟壹條觀光購物旅遊線路,實現佛珠產業和旅遊業融合發展。
以產促鎮,以鎮促產,是我省在城鎮建設摸索出來的經驗之壹。通過基礎設施的建設完善,“築巢引鳳”引來社會資本的投入。通過引導和扶持產業的有序發展,帶動小鎮的發展活力。我省提出,要推動特色產業小鎮差異化發展,擴大本地人口就業渠道,提高城鄉公共服務水平。力爭“十三五”期間,將全省100個小鎮建設成為配套設施完善、特色產業支撐、文化魅力獨特的高品質、多業態的特色產業小鎮。
來源:《海南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