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珠三角九市在粤港澳大湾区中自我定位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出台实施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全面推进内地同香港、澳门互利合作。这是粤港澳大湾区连续第二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掀起一片热潮,将如何推进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也是万众瞩目的,有关专家表示,近期相关发展规划有望发布,这将进一步推进实质性的项目在区域落地,加快粤港澳大湾区各城市间的协同发展,提升整体经济活力及竞争力。

湾区9+2城市群各自在大湾区的整体发展中扮演者不同的重要角色,虽然国家层面的粤港澳大湾区规划方案并未出台,珠三角九市在大湾区的定位也没有形成规范的统一表述。但是在2018年九市政府工作报告里,我们可以窥见各自的期许,有些甚至可以较为全面地反映出城市未来的发展路径。

广州市政府在涉及粤港澳大湾区的报告中提出,“发挥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增长极作用”是远期的目标,“依托南沙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则是重要的实施路径。核心二字不仅因为在行政上的省会身份,亦可以理解为广州作为珠三角中心作用的再强化和辐射作用的再提升。

深圳市市长陈如桂在两会后期的市长记者招待会上提到,深圳要“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在投资贸易、科技创新、规则制定等领域的新引擎”。深圳“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新引擎”的提法里,“新”字则无疑契合了深圳创新经济的大背景。

佛山在如何融入大湾区的提法最丰富,表述也最周全,提出“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枢纽城市、打造大湾区西部航空枢纽、建设大湾区高品质森林城市”广佛同城同心携手为其重要看点。

东莞提出要加快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先进制造业中心,在制造业的科技含量提高以及城市综合功能上从单一产业城市迈向综合性节点城市。

中山市政府工作报告没有提到自身在大湾区定位,而是延续了省委、省政府赋予中山四个定位的表述。报告中展示了中山的农业优势

珠海借助去年底就已基本完工并具备通车条件的港珠澳大桥的作用,报告提到了两个定位———“大湾区的中心连接点”“大湾区中的交通枢纽”。并提出“打通国际物流大通道”的设想。

惠州对于大湾区的方向提出“探索与香港、深圳等地共建产业园区,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强化科技创新合作,拓展仲恺港澳青年创业基地功能,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科技成果转化高地”。表明将利用高校科研资源进行成果转化。

肇庆报告直书自身在大湾区的现状:连接西南的区位条件、丰富的土地资源、明显的成本优势,因此提出的战略也非常清晰,“打造大湾区连接大西南枢纽门户城市”。作为湾区城市里面积最大、土地资源最丰富的肇庆,为了吸引港澳深三地的产业转移,报告还特别提到“探索与港澳深打造飞地经济”。

江门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外圈层的城市提出要加快粤港澳大湾区西翼枢纽门户城市建设,通过交通大会融进大湾区。

珠三角9市对于在大湾区的身份都各自有定位,虽然部分城市的定位较为模糊,但是自身的资源优势可以窥见其中的大致定位。期待具体发展规划的颁发,粤港澳大湾区未来的发展该赋予很大的期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