梯田下打造农旅特色小镇

  位于云南省红河州元阳县的南沙镇,知晓的人可能不多,但提到元阳县,人们便会不禁赞叹红河哈尼梯田随四季变换色彩的壮丽美景。2013年,红河哈尼梯田入选世界遗产名录。南沙镇,便坐落在这片梯田下方。

  依山托水 这里风景独好

  选择在南沙镇打造农业特色小镇,对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空间规划与设计所所长李凌岚和她的团队来说,颇费苦心。

  “前后采风、考察调研就来来回回的跑了5、6趟。由于到南沙镇的高速公路还在建设中,我们在考察的过程中交通极不便利。”李凌岚解释道,虽然红河哈尼梯的主体部分位于元阳县境内,但由于长期以来山区交通不便、农民受教育水平不高、农业生产方式落后等原因,百姓生活还处于较低水平。

  然而,公共服务的暂时欠缺并不能掩盖这里独特风情地貌给人带来的独特享受。李凌岚一边拿着规划图,一边告诉记者:“南沙镇位于红河干热河谷地带,拥有独特的垂直立体气候,夏季谷底干热,山顶清凉,适合多种热带作物生长,冬季,温暖潮湿适合躲避严寒、修养身心。”

  除此之外,元阳的支线机场,以及三条经过县城的高速公路均将于 2020 年开通,这无疑给大山中的淳朴小镇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

  借着即将迎来的交通便利,再加上无可匹敌的环境气候优势,李凌岚看到了这里蓬勃的发展机遇。

  传统到现代 农业是发展主题

  无论是产业小镇还是旅游度假小镇,对市场而言,要想获得更大并可持续的价值,一定要落脚于产品,并能输出具有品牌价值的产品。这个产品,可以是生产出来的实物,也可以是一个“IP”,还可以是一种可推广的体验模式,是能够被体验、被感知并有认同感的。对南沙镇而言,原有的农业便是推动特色小镇发展的重要契机。

  其实,早在2002年,南沙镇的粮食总产就已达到4076吨,农民人均有粮279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1034元,初步形成了粮、经、畜协调发展的格局。热区经济林果、冬早蔬菜、畜牧业等,早已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

  随着农业科技的不断发展,2012年,南沙镇开始试水现代农业,位于南沙镇9公里的赛刀现代农业示范区,便率先通过“经营模式、农艺、水、路、沟”五配套的规划思路进行建设。其中,引进技术种植的紫光圆茄具有投入小、周期短、产量高、品质佳、耐贮运、商品性好等特点,每次采收周期在50—60天左右,亩产近7吨,以市场价为10元/千克计,亩产每个周期可创收进7万元。

  发展现代农业是元阳县脱贫致富的重要抓手,并已在全县范围内起到示范作用。据了解,通过“公司+基地+大户”的产业发展模式,元阳县广大农户不仅可以将土地租给公司,农户自己还可以到基地务工,同时,农户可以从中学到农业生产新技术,不断提升其增收致富的技能,实现农户增收致富。

  借哈尼梯田造农旅小镇

  只依靠现代农业来支撑小镇建设还远远不够。资金链的充足与否,是小镇发展的必要条件。

  “南沙镇打造特色小镇的动机,有全国特色小镇热潮影响的成分,但更多是来自于 2017 年国家‘一号文件’的要求,以及元阳遇到的难得发展机遇。”李凌岚告诉记者,其实,启动特色小镇的第一笔资金源自于元阳县政府看到了进驻农业企业的创业信心和实力,便与企业共同建立了合作平台公司,共同注资, “然而这笔资金并不能够完全覆盖小镇前期发展的维护”。

  为此,李凌岚决定借着哈尼梯田的热度,发展农业结合旅游的新模式。

  “我们将南沙镇现代农业特色小镇定位概括为,‘一个窗口、两项典范、三大主题’:一个窗口,是以元阳哈尼梯田世界文化遗产为依托,提升国际知名度,小镇作为吸引国际国内游客,构筑中华传统农耕文化的生态文明创新综合展示窗口;两项典范,小镇作为元阳哈尼梯田世界文化遗产的前厅,承接旅游集散服务、精品餐饮住宿、体验休闲等复合服务功能,打造国内世界遗产服务典范,同时引入农业高新技术,树立热区现代农业典范;三大主题,分别是现代农业生产主题、精品乡奢休闲主题、农耕文化体验主题。”李凌岚介绍说。


来源:中国城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