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招双引”打造发展新引擎

       日前从牡丹区李村镇获悉,由北京双螺旋文化交流有限公司投资的临济文化产业园项目已开始动工建设,建成后将挂牌中国社会科学院临济文化研究基地。该项目的建设既保留了临济宗的文化遗产,又填补了临济历史文化的空白,成为文旅产业发展的新亮点。


       临济文化产业园项目是李村镇立足资源优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筑巢引凤”的项目之一。今年以来,李村镇新落地建设了临济文化产业园、濮新高速黄河特大桥、浙江茗澜服饰等一批大项目,全力打造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今年落地启动的濮新高速黄河特大桥项目总投资10亿元,为独立特大型桥梁工程,该项目是山东省高速公路网调整规划中的新增高速公路规划项目之一,设计总长度为4.49公里,计划两年内完成建设。届时,将与已建成运营的濮范高速、菏东高速共同构成区域高速公路网,助力李村镇经济发展驶入快车道。


       同时,投资1.74亿元的宣力新能源牡丹李村风电场三期、17亿元的1000千伏特高压国家电网、1.35亿元菏泽中燃能源等多个续建项目正在快速推进。


       李村镇党委书记贾欣国表示,通过“腾笼换鸟”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持续优化产业结构,是该镇推进项目建设高质量发展的举措之一。李村镇对原庆园纺织进行了升级转型,投资2000万元建设了伟健无纺布生产项目,目前车间、办公室等提升改造已基本完成。项目投产后年产无纺布逾10000吨,将安置当地劳动力120余人。


       大项目如火如荼建设的同时,李村镇返乡创业园、扶贫车间也是一片繁忙的生产景象。苏菏针织、华为技术提供、洪利兴光LED制造、君诺高铁、小门神金库防盗系统、圣丽朵纸业等一批项目经营得红红火火,带动了群众增收致富。


       苏菏针织公司由李村镇宋楼村村民宋海刚返乡创办,目前公司电脑机编系统已增加到64台,已累计纳税300余万元,为务工群众发放工资1000余万元。“以前我在春节过后就外出务工,现在家门口有了针织厂,我就不出去打工了,这样还能照顾家里的孩子。”秦庄村村民刘盼霞说,“我现在一个月能挣到3000多元,在外打工也不比在这儿挣得多。”


       “近年来,全镇在加大‘双招双引’力度的同时,着力推进‘引凤还巢’,做好扶贫车间的生产运营,打造了群众在家门口就业上岗的‘微工厂’。”贾欣国表示,通过返乡创业已先后解决劳动力就业近5000人,从业群众人均年增收2万元左右。


       在李村镇大郭店村菏鲁电子扶贫车间内,工人们娴熟地测试着电子线路连接器。菏鲁电子负责人杨旭光是北大硕士研究生,放弃在大城市发展的机会返乡创业,利用大郭庄村扶贫车间创办了菏鲁电子公司,完成了从先进技术研究到实体制造的转身。目前,公司已常年安置群众就业200余人。


       在李村镇返乡创业园的一个扶贫车间,去年返乡创业的刘文豪正带着工人在车间内生产牙签。这小小的牙签已出口欧美、东南亚等多个地区,直接带动10余名当地群众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增收和脱贫致富。


       李村镇党委副书记、镇长王化军表示,该镇继续聚焦“双招双引”,全力打造经济发展的“加速器”。对在建项目加快建设速度,争取早日投产达效;对运营项目全面搞好服务,促进提档升级;做好黄河风景游览区内现有企业的提档升级,进一步繁荣旅游产业,打造特色小镇。


来源:菏泽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