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境外合作园区提质增效

       近年来,我国境外产业园区尤其是“一带一路”上的合作园区得到较快发展。面对疫情在全球的蔓延,我们应当坚定推动境外产业园区提质增效,进一步把握新需求、释放新动能。

一是统筹疫情防控与园区生产经营

       国内相关部门应积极组织和指导境外合作园区的抗疫工作。建议由合作园区投资主体所在省市政府安排专业防疫团队和力量,对合作园区防疫工作加以指导,提供防疫和检测物资、设备和药品等。同时,加强与东道国政府的疫情防控合作,共同做好对合作园区的疫情防控工作。

       根据疫情的轻重,可将合作园区分为受疫情影响较轻、影响一般、影响较重三个类别。重点推进疫情影响较轻和影响一般地区的合作园区正常生产运营,对部分疫情较重国家的合作园区可适当放缓生产经营活动。

二是促进园区产业链顺畅衔接

       国内有关部门应深入了解境外合作园区企业存在的主要困难。可针对加工制造、商贸物流、资源利用、农业开发等领域的重点企业,积极运用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分析研判产业链各个环节的契合情况,抓住产业链上薄弱环节,帮助寻找替代企业和原材料、中间产品,或者帮助寻找产业链下游的订单,想方设法保障产业链畅通。

       可进一步发挥大型央企的带头作用,积极推进海外项目建设,优先保障海外项目和紧急重点项目复工,全力维护全球供应链正常运转,弱化疫情对境外园区的冲击,保障国际贸易与产能合作平稳进行。

三是推动园区转型与功能升级

       当前,境外合作园区以纺织服装、家电电子、自然资源开发等传统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产业为主。仅有少数园区属于以现代服务业为主体的综合经贸型合作区,但产业附加值总体仍不高。有些园区运营方甚至主要靠土地差价来实现盈利,随着可开发土地资源的减少,园区发展不可避免地进入瓶颈期。

       下一步,应鼓励和支持园区企业将互联网、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新技术融入生产经营过程,鼓励发展远程办公和智能生产,提升企业运营效率;推动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积极发展跨境电商、服务贸易、服务外包等新业态、新模式,实现合作园区由单一制造、贸易物流园区向海外科技园区、海外研发中心等转型升级。

四是加强财税政策支持

       例如,积极引导国内金融机构适当延长贷款期限、下调贷款利率、增加信用贷款和中长期贷款等方式,支持合作园区及相关企业解决困难;保险机构可开辟理赔“绿色通道”,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出险客户,包括贸易、物流、运输等企业和员工,优先进行理赔;对境外合作园区的主导企业,还可实施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等税费优惠,加大金融贷款贴息支持力度。


来源:解放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