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高新区打造自主可控产业体系

       近日从苏州高新区获悉,园区企业天准科技研发的高精度坐标测量仪已经达到全球顶尖水平,最高精度可以达到0.3微米。由此,中国成为继德国、日本之后掌握同等高精度测量技术的第三个国家。该项目的突破,将为我国精密制造业提供工业自动化和智能化解决方案。

  另一家企业胜利精密公司则打造出一个样板车间,告诉客户智能制造是什么样:7000平方米的生产车间、102台机器人、19条自动化生产线、25名工人……

  “过去,整个车间需要229个工人,现在只需要少量工人,在中央控制室就能完成对整个车间的数据采集、预防、监控和调整工作。生产运营成本降低了23%,产品不良率降低了37%左右。”该公司项目总监沈军说,目前该公司已成为国内提供智能制造整体解决方案的行业“单打冠军”。

  创新型企业的蓬勃发展,得益于苏州高新区把自主可控作为产业发展的首要目标。其中,最重要的是在提升关键技术的控制力、产业链条的整合力和信息化的引领力上下功夫。2018年上半年,园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23.3亿元、增长9.8%,财政性科技投入达到6.1亿元。

  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为例,苏州高新区已经集聚国芯科技、中晟宏芯、长光华芯等龙头企业,在前沿引领技术研究和颠覆性技术创新上不断突破:国芯科技率先在信息安全等关键领域实现百万颗、千万颗和亿颗产业化应用;长光华芯改变了我国高能激光领域“有器无芯”的局面。

  面对未来科技竞争和产业发展,苏州高新区下了一招“先手棋”:先后引进中国移动苏州研发中心、国网(苏州)城市能源研究院、清华苏州环境创新研究院、北航苏州创新研究院等载体平台。目前园区集聚院所平台及知名企业研发机构超过100家,更多“从0到1”的原创成果从这里诞生。

  “大院大所”带来的财富,远不能以单纯的经济效益可以评估,苏州高新区看重的是集聚和裂变效应形成的创新涡轮增压。目前,苏州高新区高层次人才已达2.52万人,引进领军人才超900人次,越聚越多的“大院大所”,正源源不断释放创新原动力。截至2018年7月,园区共引进孵化企业1007家,新增产学研合作项目238项。这些项目已成为苏州高新区“高端、高质、高效”的产业技术创新源头。 


来源: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