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2018:谱写新时代乡村振兴广元篇章

           去年11月,我市召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推进会,对乡村振兴做出了全面谋划。一个月后的市委七届八次全会再次明确:要始终把牢乡村振兴这个“三农”工作总抓手,深入实施“十大行动”,加快建设“美丽乡村·幸福家园”。


    去年以来,我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大力推动中央、省委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决策部署落地落实。全市优势特色产业正朝着“业兴”跨越,农村面貌正朝着“村美”迈进,农村经济正朝着“家富”跃升,“三农”工作内生动力正朝着“劲足”集聚,实现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开局发力、起步冲刺的良好局面。

    打好脱贫攻坚战“首场硬仗”

    打赢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首场硬仗。

    去年计划摘帽的青川县、昭化区、朝天区全面达到摘帽标准,232个贫困村和6.25万贫困人口通过市、县验收考核,实现脱贫退出,贫困发生率下降至1.4%。截至目前,全市共有4个县摘帽或者达到摘帽标准,642个贫困村退出,31.33万贫困人口脱贫,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迈出坚实步伐。

    这组数据印证了全市精准脱贫成效。数据的背后是超常的推进态势——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政治责任、最大民生工程、最大发展机遇,开展为期3年的脱贫攻坚“大比武”,制定实施“春季攻势”“夏季战役”“秋季攻坚”“冬季冲刺”作战方案,建立脱贫攻坚“每月战报”,对16项重点项目分县区、分行业排位公布,每季度召开1次贫困县摘帽流动现场会,共“挂红旗”表扬4个单位、“亮黄牌”提醒8个单位、“贴蓝签”警示1个单位。

    同时,在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中,我市坚持扶贫扶志扶智相结合、脱贫奔康乡村振兴相统筹,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优先任务,以乡村振兴巩固提升脱贫成果,深入实施“六化行动”,实现脱贫攻坚与同步全面小康“双重跨越”。

    三园联建促增收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发展产业必须扭住现代农业园区这个“牛鼻子”。目前,全市已建成100个“点连线、线成面、面构区”园区,其中优质粮油园区6个、猕猴桃园区17个、木本油料园区10个、特色山珍园区9个、茶叶烟叶园区15个、畜牧水产业园区16个、绿色蔬菜园区14个,中药材及小水果园区8个,休闲农业园区5个。

    以现代农业园区为龙头,还带动村特色产业示范园、户办特色产业园同步建设,形成“三园”联动发展格局。

    园区在扩张,产业在成长。全市形成了红心猕猴桃、高山特色经作、沟河经济产业“三大产业带”,初步构建起六大特色产业为支撑的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服务体系,实现了由以县域为主的传统布局模式向全市全域布局转变。

    产业在成长,新业态在增加,催生了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生态康养、农村电商、农村文创等新产业新业态。

    在现代农业园区,大力推行“农业+园区”“农户+企业”“农户+合作社”等生产组织方式,农民分享园区建设和产业链增值收益。全市农业园区年产值突破100亿元,园区农民人均产业纯收入达7000元,加上土地流转租金收入、园区务工劳务收入、承包土地入股和财政资金量化股份收入等,园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3500元。

    全域推进幸福美丽新村

    我市大力开展“美丽四川·宜居乡村”广元行动,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农民生活环境品质,打造美丽幸福新村升级版。

    做靓“美丽乡村·幸福家园”,广元在行动。以垃圾、污水、厕所“三大革命”为抓手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启动居民聚居点生活污水处理设施417个,新改建乡村公共厕所196座、旅游厕所55座,行政村垃圾处置率达90%、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率均达到80%以上。

    以路水电气信“五网共建”为抓手补齐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短板。以危旧房改造、传统院落保护、聚居点风貌塑造“三大工程”为抓手推进农村景观化景区化。以“四好村”创建为抓手培育文明乡风。仅2018年,全市新建幸福美丽新村295个,创建省级“四好村”110个、市级“四好村”297个。新建乡村公共厕所162座,改建32座,行政村垃圾处置率、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率均达到80%以上。

    新时代,新征程,新乡村,再振兴。广元将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统筹推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大振兴”,把脱贫攻坚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机结合,高标准高质量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力打造乡村振兴样本,力争走在全省前列。


来源:广元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