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就美丽乡村新画卷——凤阳县东陵村推进乡村振兴工作纪实
东陵村位于凤阳县大庙镇,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明皇陵相邻。近年来,该村以省级美丽乡村中心村建设为契机,按照“做好产业、做美乡村、做强民生”工作思路,累计投入2800余万元,完成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先后荣获省级重点建设美好乡村示范村、省级旅游示范村、省级特色景观旅游名村、全国文明村荣誉称号,为新时代乡村振兴打下了坚实基础。
围绕“产业发展”,做大做强乡村经济
组建经营实体,创新资产管理模式。积极培育新型产业与新型经营主体,成立凤阳东陵村经济发展有限公司,组建7个农业合作社,以“公司+基地+农户”经营模式,推进农村产业规模化、组织化、品牌化建设,初步形成“产地生态、产业融合、产出高效”的现代农业、农村发展新格局。东陵村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先后被评为省级和国家级示范合作社。
发展现代农业,提高村民收入水平。依托东陵村新农村建设资金互助合作社等7个农业合作社,推进生态旅游农业发展。发展合作社534户,建成5个畜禽养殖基地、钢架大棚100个、温室大棚1座、3组连栋大棚1座;流转土地800多亩,种植花卉苗木、水果、蔬菜及高效农作物。通过优化结构调整,瓜果采摘、大棚蔬菜和花卉苗木等生态高效农业不断发展壮大,2017年村民人均收入达到14630元,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0万元。
实施扶贫助残,增加贫困户劳动收入。利用合作社平台,打造东陵旅游扶贫基地,合作社收入60%用于年底分红,全村51户贫困户全部入股东陵村合作社,参与利润分红。实施扶贫助残解决贫困户就业,先后帮助刘志文、陈如芬、李树林、张建清等20多户贫困户和残疾人就业,带动6户贫困户成功创业脱贫。
围绕“宜居宜业”,打造美丽乡村新家园
坚持规划引领,绘制美好发展蓝图。紧紧围绕东陵村情村貌,按照“留的住历史、留的住人文,留的住乡愁”原则,因村制宜,不大拆大建,打造彰显产业、文化、旅游等元素的特色村。
推进环境整治,持续改善人居环境。完成美好乡村建设项目24个,初步实现村容村貌大改观。坚持建管结合,制定村民卫生保洁制度,调动农民群众积极性,先后开展“四清、四改”村庄环境卫生整治。栽培树木26000多棵,对中心村主要道路和次要道路以及沟塘坝埂、房前屋后等进行绿化。推进乡村清洁工程,建造沼气池265个,完成中心村132套村民新居粉刷,村民生活环境彻底改善,生活幸福指数不断提高。
围绕“乡土情怀”,培育传承乡村文明
完善基础设施,打造乡村文化平台。启动东陵知青园建设,高标准提升乡村景观,景观公园、村民活动健身广场、圩内景观沟(塘)等乡村新景打造完成;以省级农民文化乐园建设为抓手,建成农家书屋、广播室、公共文化活动室、敬老院和文化活动广场,群众文化生活日趋活跃。
丰富文化活动,传承乡村文明新风。组建文艺宣传队和“凤阳花鼓戏东陵艺术团”,编排表演凤阳花鼓戏、泗州戏等地方特色文艺节目,举办迎新春联欢会等文娱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引导村级文明风尚,开展“好婆婆、好媳妇、卫生文明户”评选,组织慰问孤寡老人、留守儿童等活动,积极宣传尊老爱幼、家庭和睦、邻里友好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树立村级模范典型,乡贤家风文明不断拓展。
加强基层自治,提质乡村文化管理。加强基层组织保障,成立村民理事会、监事会,完善村务管理制度。充分发挥村两委、理事会作用,引导做好群众思想工作,让群众当家作主;利用农家书屋,开展村民阅读学习,切实提高农民文化科技素质,把农家书屋与农村党员教育相结合,使农家书屋成为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传达党和政府声音以及基层党的建设的重要阵地。
来源: 滁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