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掘唐诗资源 建设唐诗特色小镇
近年来,浙江省加大推动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工程,今年继5月份出台《浙江省传承发展浙江优秀传统文化行动计划》之后,6月份又推出了《打造浙江大花园建设行动计划》,并且召开了动员部署大会。令人振奋的是,主要分布在原严州范围的钱塘江唐诗之路赫然列入这两个“行动计划”之中。根据《浙江省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行动计划》的安排,唐诗之路由浙江东部的浙东唐诗之路和浙西的钱塘江唐诗之路组成。钱塘江唐诗之路以富春江、新安江为主轴,经富阳、桐庐、建德、淳安四区县(市),“通过建设九姓渔村文化综合体、创建新安江5A景区、打造钱塘江潮文化等项目,重现钱塘江唐诗之路。”《行动计划》指出,唐诗之路既是浙江的一张文化金名片,又是一条旅游精品线路,唐诗之路黄金旅游带将作为今年启动的建设重点。
省长袁家军在全省大花园建设动员部署会上说,水路是“串珠成链”的有效载体。古人游历,往往沿水路而行,水尽则登陆。要大手笔运作,谋划设计一批以水系为载体的特色旅游精品线路,打造一批风景亮丽线。在讲话中,袁家军重点提出了四条黄金旅游线路,其中就包括钱塘江唐诗之路。他用诗一样的语言描绘道:“富春江风景如画,千岛湖碧波荡漾……这四条线路是历史留给我们的财富,我们要让诗路不仅兴盛在纸笔间,更兴旺在实景中。”
作为唐代睦州的州治,梅城是钱塘江唐诗之路的中心,不仅作品数量大(据初步统计有500多首),而且名作多,这条诗路上的名篇多数都诞生于此,如孟浩然的《宿建德江》,刘长卿的《碧涧别墅喜皇甫侍御相访》,杜牧的《睦州四韵》等,皆为唐诗中的名作。大历年间,作为“承前启后的名家”,刘长卿贬职睦州,在此逗留了5年多的时间,留下了100多首作品,是唐代在睦州创作作品最多的诗人。由于刘长卿的创作活动,睦州成为“安史之乱”以后中唐时期 “江表诗坛”的中心,为天下所瞩目,也构成了以盛唐诗歌为特色的“浙东唐诗之路”以外的另一个诗歌高峰。另外,必须着重指出的是,由南北朝大诗人谢灵运、沈约、吴均等人的启蒙,唐代大诗人孟浩然、杜牧尤其是刘长卿等人的培育、推动,这里还出现了唐代唯一的一个以地域名称命名的诗派——睦州诗派。以赞美家乡山水风光、抒发乡愁为特色的睦州诗派,在唐代诗坛乃至中国文学史上都有一定的影响。因此,梅城完全可以利用自身丰富的唐诗资源,借建设钱塘江唐诗之路的机会打造“唐诗特色旅游风情小镇”。
省政府在《行动计划》中决定,到2022年,全省将创建100家旅游风情小镇,梅城建设唐诗小镇,不仅有着厚实的依据,更具备充足的底气,我们必须也应该抓住这次难得的机遇,做好准备工作。关于唐诗之路和唐诗小镇,兄弟县市甚至民间都已经走在我们的前头了,苏州远见集团就准备在乾潭镇瑞坑村打造“浙西唐诗小镇”。
通过唐诗小镇的建设,梅城镇可以在省政府打造“钱塘江唐诗之路金名片”的项目和杭州市“拥江发展”的战略中突出自己文化高地的重要地位。经过几十年的曲折和徘徊,梅城的生态环境(传统的说法称之为“风水”)和历史文化的优势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沉睡在古代方志、名人笔下的“锦峰绣岭,山高水长”的严州山水,已经化为第一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新安江—富春江风景名胜区”。近年来,随着沿江绿道的建成、开元酒店的入驻、环三江口和江南秘境的开发、乌龙山蓄能电站的开工,一个又一个休闲旅游项目接踵而至,一条相对完整的旅游文化产业链实际上已经形成,为梅城建设唐诗小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当前可以说天时、地利、人和诸项条件皆已成熟:优良的生态环境堪称地利,传统文化的回归尤其是省政府相关《行动计划》的出台是为天时,诸多旅游休闲项目落户梅城可谓人和。
为了给唐诗小镇的建设和今后工作打好基础,建议在近期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成立钱塘江唐诗之路研究会,开展系列活动。邀请海内外专家学者召开钱塘江唐诗之路学术研讨会,并出版相关的学术论文集。二、出版《钱塘江唐诗选》。出通俗版和学生版两种版本,前者面向社会上的广大读者,后者专供中小学生阅读。在全市中小学开展钱塘江唐诗作品的诵读活动。举办钱塘江唐诗之路诗歌大会。组织开展以钱塘江唐诗为主题的书画、摄影创作大赛,评优颁奖。三、建立钱塘江唐诗之路碑园(廊)。搜集整理名家书法作品,建立唐诗之路碑园(廊),打造古镇梅城深厚历史底蕴展示平台。
来源:今日建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