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联系我们

产城创投/园区梦工场
全国热线:400-002-1668
园区小助手:13380884233
邮箱:ciipa@ciipa.net
传真:0760-88261703


                顾问连线​

微信公众号

产城城创-产业园区-特色小镇-公众号
产城创投


产城城创-产业园区-特色小镇-公众号
玩转园区


产城城创-产业园区-特色小镇-公众号
园区梦工场

<
新闻中心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文章中心>地方专题>四部委聯合發文規範特色小鎮發展正當其時

四部委聯合發文規範特色小鎮發展正當其時

发布时间:2018-02-08 点击数:2547


  遊客在草莓小鎮大棚內采摘品嘗草莓。近日,位於浙江省建德市楊村橋鎮的草莓小鎮大棚種植草莓迎來豐收,吸引遊客前來遊玩采摘。


  特色化是小城鎮創新發展的重要方向。面對特色小鎮發展的火熱態勢,適時適度地“降溫”才能明晰小城鎮建設的發展方向,不再為“特”而“特”,不要背離特色小鎮建設的初衷作為新型城鎮化的創新嘗試,特色小鎮培育創建自被提出就獲得了極大關註。在各地如火如荼建設特色小鎮的同時,也出現壹些地方對特色小鎮概念不清、定位不準、急於求成、盲目發展以及市場化不足等問題,有些地區甚至存在政府債務風險加劇和房地產化的苗頭。

  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土資源部、環境保護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於2017年12月聯合印發《關於規範推進特色小鎮和特色小城鎮建設的若幹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明確,把特色小鎮和小城鎮建設作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平臺。

  有關專家在接受經濟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特色化是小城鎮創新發展的重要方向。未來,在特色小鎮的建設中,應該規範有序地推進,把好特色小城鎮建設管理“度”,才能使特色小鎮在推動地方經濟轉型升級、新型城鎮化和新農村建設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堅決治理“小鎮亂象”

  缺乏產業支撐、空地造鎮、政府主導、跟風攀比等現象已經背離了特色小鎮建設初衷,造成了政策資源的浪費

  培育特色小鎮既是著眼供給側培育小鎮經濟的生動實踐,也是助推區域經濟繁榮興旺的重要抓手,更是走出城鎮化新路、推動區域協調發展的有效路徑。

  近年來,在中央和各省市積極推動下,我國特色小鎮建設呈現出多部門、多省市、多機構參與的火熱場面。目前,全國特色小鎮總計劃數量已超過1500個,加上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此前公布的403個特色小鎮,今後全國將會出現近2000個特色小鎮。國家發展改革委有關負責人表示,總的來看,各地從實際出發,創新理念、思路、路徑和方式,不固守壹種模式,呈現出多樣化特征,但總的方向都是推動小城鎮發展與疏解大城市中心城區功能、特色產業發展和服務“三農”相結合,真正在特色鎮實現要素聚集、產業支撐、服務提升、城鎮發展的有機統壹。

  特色小鎮蓬勃發展的背後,也存在不少亂象。“不少地方的特色小鎮缺乏產業支撐、空地造鎮、政府主導、跟風攀比等現象已經背離了特色小鎮建設初衷,造成了政策資源的浪費。”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城市和小城鎮中心產業所所長榮西武指出,從調研了解的情況看,當前很多入圍國家或省級名單的特色小鎮都處於規劃設計階段,真正開始建設的少,基本談不上對就業、城鄉協調發展和新型城鎮化的貢獻;不少進入國家級名單的“建制鎮”模式的特色小鎮發展思路不清晰,缺乏有針對性的特色培育規劃,壹些地方即便是編制了規劃,質量也不高。

  與此同時,不少地方存在壹定程度的“空地造鎮”現象,還有些地方由於缺乏特色產業支撐,當地只能依托生態旅遊、文化資源、特色農業等來打造,特色不“特”或者不知道如何做“特”的現象較為突出,以至於或者形成同質化的文旅型小鎮,或者成為徒有其名的特色小鎮。

  “壹些地方為了迎合特色小鎮建設的指標考核要求,簡單把產業園區戴帽為特色小鎮,內涵和外殼依然是產業園區,營造的發展環境也是園區發展生態,有的特色小鎮甚至連壹個居民都沒有,完全顛覆了我們對傳統小鎮概念的理解。”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主任徐林說。

  四部委聯合印發的《意見》正是在這樣的小鎮建設發展背景下及時出臺的。

  防止“穿新鞋走老路”

  不能盲目把產業園區、旅遊景區、體育基地、美麗鄉村、田園綜合體以及行政建制鎮戴上特色小鎮“帽子”

  《意見》明確指出,未來特色小鎮建設的著力點要發展供給側小鎮經濟,並將小鎮與現代化經濟體系和改革結合起來,意味著政策層面對特色小鎮發展仍然寄予厚望。

  針對在特色小鎮認知上存在的壹些問題,《意見》進壹步明確了特色小鎮和特色小城鎮的概念。中國城鎮化促進會黨委書記、副主席兼理事長陳炎兵認為,從特色小鎮的內涵特質看,壹方面,推進特色小鎮建設,要立足產業“特而強”、功能“聚而合”、形態“小而美”、機制“新而活”,推動創新性供給與個性化需求有效對接,打造創新創業發展平臺和新型城鎮化有效載體。另壹方面,“不能把特色小鎮當成筐、什麽都往裏裝”,不能盲目把產業園區、旅遊景區、體育基地、美麗鄉村、田園綜合體以及行政建制鎮戴上特色小鎮“帽子”。

  在榮西武看來,《意見》進壹步強調了“產業建鎮”思路,明確要求各地區必須立足自身要素稟賦和比較優勢,挖掘最有基礎、最具潛力、最能成長的特色產業,打造具有核心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特征的獨特產業生態,這有利於防止“千鎮壹面”和房地產化。針對以往特色小鎮建設過程中存在的“特色不特”“硬性貼靠”“空地造鎮”等現象,進壹步強調了“產業建鎮”思路,要求各地區要以特色產業為核心。這有助於引導各地區找準特色、凸顯特色、放大特色,防止內容重復、形態雷同、特色不鮮明和同質化競爭。

  《意見》明確提出特色小鎮建設要立足各地區實際,不搞區域平衡、產業平衡。“不是所有產業都適合打造特色小鎮,要在適合以特色小鎮形態發展的產業中,有選擇地打造壹批產業小鎮。不是所有的地區都有條件或必須有特色小鎮,要尊重經濟發展規律,立足地區發展階段,因地制宜、循序漸進。”榮西武說,要盡量避免以往各省市間名額分配時的區域平衡、產業平衡的考慮,也嚴禁各省市以推出的小鎮數量作為政績考核的指標。

  規範發展並非“踩剎車”

  在建設中,既要堅持從嚴,又要適度從寬,做到寬進嚴出,不能放任不管;既要重質量控數量,又不能扼殺市場熱情,不能將小鎮發展壹棍子打死

  特色化是小城鎮創新發展的重要方向。盡管當前我國特色小鎮建設中還存在著不少問題,不過,《意見》出臺的初衷在於規範有序推進特色小鎮建設,絕不是“踩剎車”,未來在推進特色小鎮工作過程中,必須把好特色小城鎮建設管理“度”。

  “有了這份《意見》,意味著在建設特色小鎮中,既要堅持從嚴,又要適度從寬,做到寬進嚴出,不能放任不管;既要重質量控數量,又不能扼殺市場熱情,不能將小鎮發展壹棍子打死,要鼓勵小鎮發展。”榮西武說。

  榮西武建議,盡快制定和完善特色小鎮培育制度性文件。壹方面盡快完善特色小鎮創建達標管理制度,制定特色小鎮考評指標體系,督查考核及淘汰退出機制等。另壹方面要盡快編制特色小鎮規劃導則規程,以更好地指導各地特色小鎮規劃編制,做到發展規劃、土地利用規劃、建設規劃、環境保護規劃在特色小鎮空間上的“多規合壹”,生產、生活、生態“三生融合”,嚴格落實空間規劃管控要求,嚴守永久基本農田保護和生態保護紅線約束。

  同時,探索實施分類指導的特色小鎮政策。東、中、西部地區小鎮產業基礎、民間資本、人才資源、市場活躍度等方面存在較大差異,政策制定應本著實事求是、量力而行的態度,堅持因地制宜,模式上不局限於建制鎮或“非鎮非區”模式,數量上不宜搞區域平衡。

  陳炎兵認為,當前的特色小鎮和特色小城鎮建設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都是不遵循發展規律的結果。因此,在今後的特色小鎮建設中,要遵循市場經濟基本規律,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要遵循城鎮化發展基本規律,堅持前瞻性、統籌性,做好長遠和整體規劃,科學推進特色小鎮和小城鎮建設布局,走“少而特”“少而精”“少而專”的發展之路,避免盲目發展、過度追求數量目標和投資規模;堅持實事求是和循序漸進,不能不顧實際,急於求成,急於推進特色小鎮、特色小城鎮建設項目。(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林火燦)

來源:中國經濟網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