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走进黑龙江省鹤岗市东山区蔬园乡新生村果蔬大棚,一栋栋标准温室大棚里,结满了成片的草莓和一串串小番茄,几位前来郊游的市民正在选摘成熟的草莓和小番茄。
“这片温室大棚是去年末建成投产的,今年初就开始结果。现在除了接待市民采摘,还送往批发市场,我们纯绿色的产品特别受欢迎。”新生村果蔬大棚技术管理人员李福海说。
李福海所说的这片温室大棚是东山区去年11月末,利用国家乡村振兴项目资金在蔬园乡新生村建成的标准温室大棚小区。东山区十分珍惜这一项目的落地,在全力抓好经营管理的同时,积极与销售市场对接,每年可为新生村带来35万元的纯收入,有效解决了村级事业发展资金受限的难题。
蔬园乡新发村有种植五味子的传统历史,现有全省最大的北五味子种植基地。由于五味子鲜果不易保存,每年秋季新发村收获的五味子,无论市场价格高低,都得及时出售,所以增收一直受限。针对这一状况,去年9月,东山区争取国家乡村振兴资金建成一座烘干塔,使新发村收获五味子后能及时烘干入库,选在行情最好时出售,实现更大效益。
新生村股份经济合作社董事长董春科介绍,去年秋季,新生村五味子属于“小丰收”,产量达10万公斤。除了当时被收走3.5万公斤鲜果外,其余6.5万公斤五味子全部进行了烘干,比直接出售五味子鲜果每公斤高出近3元。
“以前没建烘干塔时,不论五味子市场价格啥样,我们摘完就得卖,谁让咱保存不住呢。2019年的五味子才一块八九一斤,这几年逐渐上升,去年秋天能卖到八九块、甚至十块。当年要是有烘干塔,我们能赔钱吗?”说起前些年村里没有烘干塔的时候,董春科仍然十分感慨。
“我们将把烘干塔当成自己的‘眼珠子’,保护并充分利用好这一富农项目。今年我们利用烘干塔再做点干菜加工,用增收的实效回报国家好政策。”董春科对国家能在他们村建设烘干塔充满了感激。
据东山区农业农村局负责人李伟介绍,国家对东山区乡村振兴的项目投入逐年增多,仅去年就争取到1705万元,实施了6个项目,现全部建完并受益,在延长农产品加工产业链条、丰富发展农业服务业的同时,真正让农民拥有了幸福感和安全感。
来源:农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