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加工效益凸显 线上线下融合发展
黑龙江“寒地龙药”引产业集聚热潮
《经济参考报》记者近日了解到,近年来,黑龙江省发挥寒地黑土、道地特色优势,从种植加工再到产业附加值开发,该省通过全产业链发力,让刺五加、五味子、人参等为重点的“龙九味”药材品牌叫响全国“寒地龙药”,引来产业集聚热。相关数据显示,刺五加、沙棘、人参、板蓝根和紫苏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国第一。
下一步,黑龙江省将建立“寒地龙药”特色中药材标准体系,并且推动中药材绿色食品等认证。
种植产业发展格局加快构建
近日,在黑龙江省密山市净仁药材专业合作社,2000亩月见草成为当地一道美丽的风景。据悉,这个合作社累计种植月见草3万多亩,建成黑龙江省最大规模的月见草种植基地,与多家国外企业实现合作,种植模式成熟,经济效益可观。
近年来,黑龙江省加快构建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格局,有力促进当地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走进黑龙江省黑河市爱辉区西峰山乡中药材规模化种植基地,一棵棵中药材秧苗长势喜人。
西峰山乡积极调整优化农业结构,以市场需求和绿色发展为导向,培育壮大“寒地龙药”产业,建设了“寒地龙药”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种植10余个中药材品种。
西峰山乡副乡长王慧说,中药材规模化种植基地不断提档升级,计划在未来的5年内,把全乡种植面积扩大到5000余亩,同时让老百姓真正得到实惠,每年能够增收3000元以上。
黑龙江气候冷凉,雨热同季,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区域内野生中药材有1120种,蕴藏量135万吨,载入药典的药用植物有130种,绿色有机药材种植条件得天独厚。
目前,黑龙江以“龙九味”为主导,以刺五加、人参、五味子、防风、板蓝根、赤芍、紫苏等道地大品种为重点,打造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寒地中药材产业先行区,创建一批国家级、省级中药材生产优特区。
记者从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中药材发展处了解到,黑龙江中药材在全国市场份额不断提高,其中:刺五加占80%以上、板蓝根占50%以上、人参占50%以上、关防风占40%以上、平贝占40%以上。今年,黑龙江全省实现中药材种植面积400万亩,力争药材产量75万吨,产值将达到195亿元;到2025年,力争中药材种植面积500万亩,药材产量100万吨。
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中药材发展处处长修国辉介绍,自2019年以来,在加快打造中医药千亿级产业目标的引领下,黑龙江省连续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和推进举措,中药材产业快速发展,种植规模以年均70多万亩的增速实现了三年三大步:种植面积、产量、产值、效益增速连续三年保持全国领先,刺五加、沙棘、人参、板蓝根和紫苏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国第一。
加工产业集群“弯道超车”
在黑龙江乌苏里江制药有限公司,刺五加被进一步提纯,加工成刺五加注射液。黑龙江乌苏里江制药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企业有自主研发、全国领先的提取技术,刺五加产品在全国占有率达到80%以上。
“宁得一把刺五加,不用金银满车拉”,充分说明了刺五加的药用价值。刺五加为药食两用植物,其根、茎、叶、果都可以食用,叶子可炒制成刺五加茶,嫩茎叶是备受人们青睐的山野菜,果浆可制作刺五加酒和饮料,果实可榨油,制作肥皂等。刺五加皂苷所制成的注射液对睡眠具有促进作用,其果实在民间作为镇定安神药被广泛应用。
铁力市平贝年产量6100吨,在全国平贝市场占有较大份额。《黑龙江省“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提出“培育壮大生物医药、原料药及医药中间体、寒地龙药和特医食品产业链”。这让铁力坚定了发展中草药产业集群的信心。由清馨园(深圳)生物科技和黑龙江松涛集团共同投资的铁力北药仓储冷链物流基地项目,就是集仓储、加工和销售于一体的中药材集散地。为延伸中草药产业链,铁力市投资1500万元,建设了中药材检测检验中心,目前已完成验收,即将投用。
近年来黑龙江省围绕县域优势品种,聚焦产业短板,推进定向精准招商,打造标准化初加工体系,加快补齐产地加工短板,形成新型中药材产业集聚效应。不久前,绥芬河市城投集团与吉林医药集团投资有限公司就中药饮片加工基地项目进行了签约。这个项目总投资10亿元,分两期建设,主要包括进口中药材检测实验室、精深加工区、仓储物流区、商品展示交易区等,项目达产后预计年产值5亿元,年纳税500万元,可带动就业200人。
记者从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中药材发展处了解到,目前黑龙江全省产地初加工中药材企业总数达200家,初加工能力达到36万吨,同比增长41%、46%,加工方式逐步由传统的拣选、清洗、干制、切制、包装等,向精制饮片、浸膏提取、挥发油萃取和配方颗粒、精深加工领域转变。
今年,黑龙江还将依托中药材数据平台,促进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等新型信息技术与中药材产业深度融合,鼓励中药材经营企业通过电子商务拓展销售渠道,开展线上交易、物流配送等服务,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提高中药材加工业智能化、数字化、信息化水平。
叫响“寒地龙药”品牌
2022年4月,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印发的《2022年黑龙江省中药材产业发展工作方案》提到,将利用大数据、物联网等新型信息技术,推进供需直连平台建设;探索推行“龙药码”,实现药材生产全过程可追溯;推进中药材品牌建设,着力塑造“寒地龙药”品牌;开展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行动。制定寒地药材技术规范,探索建立生产档案记录制度,构建覆盖种养、加工、收购、贮藏、运输、销售等各环节的质量追溯体系,引导各地加强农业投入品监管,开展质量追溯管理和绿色有机认证,培育和打造公共区域品牌。
位于七台河的康草堂饮片药业有限公司是一家全产业链中药企业,中药饮片年加工能力1000吨,以“种植基地+农户+公司”模式发展中草药产业,对药材进行精深加工。这家公司产品研发中心负责人周聪介绍,以往销售都是先生产出产品再找销路,现在公司建立了新的开发团队,会在做好市场调研的基础上生产产品,精准定位市场需求,产品适销对路,销售更通畅。
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小岭街道石发村,天问山农业综合开发股份有限公司的产品“天问山黄精”获得了农业农村部颁发的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这家公司的黄精种植基地已成为“黑龙江省中药材定制药园示范园”,还建设了营销平台和自营团队,在北京、温州等地建了黄精体验店、康养馆等,以黄精精深加工产品引领市场,带动生物产品开发。
近年来,黑龙江一批国家地理标识和区域品牌获得认证,哈药、三精、葵花、友博、珍宝岛、黑宝、迪龙等7个品牌驰名全国,“寒地龙药”品牌进一步叫响,在全国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攀升。
修国辉表示,下一步黑龙江将同科研院校合力加强科技创新与转化,全面开展中药材“三品一标”行动,建立“寒地龙药”特色中药材标准体系;着力塑造“寒地龙药”品牌,支持中药材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认证,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公共区域品牌建设和申请驰名商标认定。
来源:经济参考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