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联系我们

产城创投/园区梦工场
全国热线:400-002-1668
园区小助手:13380884233
邮箱:ciipa@ciipa.net
传真:0760-88261703


                顾问连线​

微信公众号

产城城创-产业园区-特色小镇-公众号
产城创投


产城城创-产业园区-特色小镇-公众号
玩转园区


产城城创-产业园区-特色小镇-公众号
园区梦工场

<
新闻中心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文章中心>地方专题>双重冲击下产业园区如何高质量发展?——以丹阳科技产业园区为例

双重冲击下产业园区如何高质量发展?——以丹阳科技产业园区为例

发布时间:2021-11-03 点击数:1769

科技产业园区一直是区域经济发展、产业结构优化的重要载体,但在“新冠疫情”和“逆全球化”双重冲击下,科技产业园区面临前所未有的新挑战,亟待谋划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发展。本文立足丹阳科技产业园发展实践,结合先进地区的成功经验,提出了赋予科技产业园区发展新内涵和探索发展新模式的相关建议,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科技产业园区面临三大挑战


一是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深度重构,核心生产要素面临断供危机。以美国为首的发达经济体在新一轮产业链重构过程中不断强化“去中国化”意图,强势封锁对外技术输出,致使我国面临核心装备和关键零部件断供危机。


二是全球新冠疫情暴发和科技冷战升级,跨国科技人员交流受阻。疫情的全球蔓延迫使国际型交流活动暂停取消,很多科技合作项目处于中断状态。以美国为首的发达经济体,针对我国的“科技冷战”变本加厉,纷纷出台遏制中国的“组合拳”,在技术转移、人才合作交流上频频设限。


三是中国经济遭受贸易保护主义冲击,恰逢国际资本市场投资意愿降温。我国已连续多年成为全球遭反倾销调查和反补贴调查最多的国家,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同时受疫情影响,全球外资直接投资总规模下降,尽管我国暂时成为全球资金的“避风港”,但是国际资本偏好存在不确定性,导致赴海外上市中国企业面临更高的上市成本、更严的准入要求。


先进科技产业园区成功经验


他山之石可攻玉,学习借鉴先进园区的宝贵成功经验,是推动丹阳科技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


典型一:荷兰埃因霍温高科技园区。一方面,紧抓园区3.5-5km辐射半径规律,优化创新要素配置,保持入驻企业的多样化与品牌延续性,成功打造“欧洲最智慧一平方公里”。另一方面,园区环境设计以开放、关联、共享为主题,尊重创客喜好,极力打造充分交流的社会生态环境,为生成有机价值链创造条件。


典型二:上海华鑫智慧产业社区。环境打造数字化上,重点关注环境的开放化、人性化、安全化、智能化。运营管理智能化上,实现了一屏统管、智能分析、集成调度、快速响应等功能。企业服务精准化上,以共性需求为导向提供定制化服务方案,建立了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


典型三:重庆涪陵新区。推行企业服务专员制度,实施“二选一”满意度测评。每半年由企业家对服务专员作出满意或不满意评价,评价结果作为“硬考核”。在园区入口设立前30名纳税大户企业的旗帜,按照贡献度依次排序,每年作动态调整,同时举行隆重的升旗仪式,让企业家感受到纳税光荣的荣誉感。


推动丹阳科技产业园区发展新思考


围绕丹阳全面建设现代化“智造名城、运河明珠”的目标任务,要把园区发展放在核心位置,推动科技产业园区与高质量发展同频共振。


一方面,要赋予科技产业园区发展新内涵。


提升园区品质。加快构建以产业生态为基础、自然生态为保障、社会生态为支撑的三位一体的生态综合体。将项目贡献度纳入招引考核标准,重点考察产业链衔接力、产业集群带动力等,充分发挥丹阳产业优势。增量方面高端化,瞄准新材料、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前沿高端产业,探索构建“科技产业园区研发+丹阳制造”联动发展新格局。存量方面精准化,强化存量项目的补链和强链意识,紧跟“链长制”热潮,力争实现产业链的本土化与完整性。


促进园区融合。面对土地资源紧张等问题,走出困境的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推动园区融合化发展。要促进内外部充分交流,促进园内企业、载体平台、产城之间、国内国际充分融合。立足市级资源平台,举办数质并举的高层次交流活动,形成丹阳孵化交流城市品牌。


开启园区智慧。科技产业园区要站在数字产业的新风口下,打造以智慧应用为核心,以数字经济产业项目为载体的智慧应用先进园区。要规划布局全景式数字化格局,开发“数据、分析、资源”三维一体功能,发挥“一数一源、一源多用”便捷性能,全面掌握项目所在产业、行业的新趋势,模拟企业发展走向,提供智能方案,降低运营风险,提高企业培育成功率。


提升服务水平。培养园区运营管理专业人才,打造职业化队伍,对企业反映的共性痛点一追到底。充分发挥企业考核“指挥棒”作用,当好企业“班主任”,促进企业健康发展。在增值服务上狠下功夫,当好企业“辅导员”,通过嫁接资本、产学研等资源,呵护企业全生命周期成长。


另一方面,要探索产业园区发展新模式。


战略化模式创新——“一统战略”。科技产业园区发展定位折射城市发展的格局。丹阳应加快确立产业园区“融入长三角、建设新丹阳”的一统战略定位,着力厚植创新生态优势,引导园区建设成为先进地区科技创新的协作基地,主动承接“溢出效应”,实现跨越发展。


产业链模式创新——“一链到底”。探索由企业孵化向产业孵化转型的新模式。引导园区深化对创新链、价值链、产业链的认识,前瞻式招商布局产业方向,提高新项目的产业匹配性与精准度,串联大中小企业形成创新链共享、供应链协同,数据链联动,产业链协作的一链到底模式,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性和竞争力。


融合化模式创新——“一盘皆赢”。融合化是丹阳经济发展一盘皆赢的“上上策”。园区要做好“创新共同体”的文章,整合空间、软资产等资源,形成共享平台。将优质资源“引进来”,集聚知名高校院所、院士专家参与丹阳创新发展。支持企业“走出去”,拓展国内外市场,带动丹阳高新技术产品、关键设备、高新技术输出。鼓励组织或承接具有影响力的产学研交流、金融路演等活动,实现资源融合协同发展。


数字智能模式创新——“一剂良方”。“数字化+智能化”是科技产业园区应对新挑战的一剂良方。聚焦智能制造,推进丹阳“企业上云”,孵育一批“数字+制造”企业排头兵。聚焦园区智能建设,通过联动PC端、APP端、微信端多个展示终端,打造全方位、多功能、深度立体的数字智能服务平台,实现产业园区精细化资源配置、智慧化招商引资、精准化孵化培育、精确化数据监测。

来源:凤凰网江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