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联系我们

产城创投/园区梦工场
全国热线:400-002-1668
园区小助手:13380884233
邮箱:ciipa@ciipa.net
传真:0760-88261703


                顾问连线​

微信公众号

产城城创-产业园区-特色小镇-公众号
产城创投


产城城创-产业园区-特色小镇-公众号
玩转园区


产城城创-产业园区-特色小镇-公众号
园区梦工场

<
新闻中心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文章中心>地方专题>以新发展理念引领产业园高质量发展

以新发展理念引领产业园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1-01-06 点击数:2136

去年10月至12月,2020年惠州市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在市委党校举办,参训学员53人。市委组织部结合正科级干部精准“画像”情况,首次实行“点名调训”和“跟班考察”,专门派出跟班联络员全程参与教学培训重要环节,近距离考察学员。培训分“理论学习、党性修养、能力提升、惠州实践、异地教学”五个教学模块,采取专题辅导、学员论坛、外出考察等形式,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惠州经济社会发展等内容,提高理论修养、淬炼党性、提升能力素质。学员们结合工作实际,围绕建设国内一流城市主题,深入有关县区、镇村及企业一线实地调研,力求在调查研究中提高工作本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并形成了5篇调研报告,现摘登主要内容,以资学习借鉴。


产业园区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龙头,是对外开放、招商引资、产业集聚的主要载体。高质量的新型产业园区是惠州建设国内一流城市的重要支撑。2020年市中青班第二组学员前往我市部分重点园区实地调研,试图为“十四五”时期惠州高质量建设“3+7”千亿级产业园,打造“2+1”现代产业体系提供理论梳理和实践建议。


内生动力不足是制约高质量发展主要原因


存在问题主要如下:第一,体制机制创新不足是制约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原因。惠州产业园区管理虽具有事权集中、精简高效等特点,但受制于行政管理体制约束,园区发展总体水平不高。一是管理体制不顺畅。园区规划缺乏持续性,联动发展机制不健全。惠南科技园与三栋数码园因管理主体不同,缺乏联动发展思维。惠南、东江科技园为“飞地”园区,在征地方面协调难度大,影响扩园提质;二是产业布局不合理。一些区位优势明显、产业基础较好的县区,前期没有实行工业企业进园的集约式、集群式发展方式,可持续发展能力弱化;第二,内生动力不足是制约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原因。惠州产业园区整体科技创新能力不强,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明显不足。一是重视程度不够。部分园区管理机构对科技创新重视程度不够,未将企业项目的技术水平列为招商强制指标;二是整体水平不高。以仲恺高新区为例,全国高新区排名36位,除外向型指标占优势外,高企新增数量、企业知识产权等指标均低于排名;三是服务支撑和金融支持不足。园区科技服务体系整体水平及服务质量不高,直接融资渠道不畅。第三,软硬件配套不足是制约高规格发展的直接原因。基础设施薄弱是我市园区的共性问题,除大亚湾石化区等少数园区条件较好外,现有工业园区多以县区、乡镇村及自发建设为主,综合效益较低。


明晰各园区产业发展重点和方向,走差异化、特色化高质量发展之路


发展高质量新型园区,既要谋定而后动,更要敢抓又善成。特提出如下建议。


第一,强化可持续发展理念,打造引领型产业园区。科学制定前瞻引领性好、整体关联度大、实际操作性强的发展规划,坚持“一张蓝图抓到底”,稳定园区发展和企业投资预期。要以产业链为抓手精准招商,重点吸引生态引领性企业,聚集一批高端产业。


第二,强化产业空间布局,打造特色型产业园区。用经济手段撬动产业布局特色化、区域发展差异化,使产业园区真正成为驱动高质量发展的经济引擎。“错位发展显特色”。制定全市“产业地图”,明晰各园区产业发展重点和方向,走差异化、特色化高质量发展之路。仲恺、惠阳和惠城区是电子信息产业的主战场,要加快转型升级。惠东重点发展新材料、数据中心软硬件配套相关产业;“协同发展筑体系”。


第三,强化创新驱动发展,打造科技型产业园区。创新资源要相对集聚才能发挥更大效益,产业园区是科技创新的主阵地。“集群发展创一流”。鼓励各县区抓住千亿工业园建设契机,各打造一个科技资源相对集聚的创新高地,积极创建省级高新区,形成1个国家级带动若干省级的“1+N”高新区集群;明确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产业,加快新型研发机构建设,推动园区企业提质增量。


第四,强化园区融合发展,打造联动型产业园区。建立互补共融的区域合作,是有效提升产业联动的重要手段。“融合发展强联动”。支持广东(仲恺)人工智能产业园与惠阳(新圩)智能制造产业园建立跨县区合作共建园区和项目利益共享机制。


第五,强化基础配套建设,打造生态型产业园区。“基础先行稳根基”。做好基础设施建设,优先推进5G布网和应用,积极打造“5G+工业互联网”应用示范园区;“完善体制降成本”。借鉴自贸区行政审批改革,探索建立“以准入后监督为主,准入前负面清单方式许可管理为辅”的投资准入管理体制,让企业轻装上阵;建设园区行政服务中心,提供“一门式一网式”服务,实现审批不出园。“融合互补促循环”。加快产城人融合步伐,积极发挥园区集聚产业、发展经济等功能,集中建设功能配套的服务设施,实现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升级改造谋发展”。加大对老旧工业园区的改造,出台改造奖补、老旧园区优质项目搬迁过渡补助等政策,为产业发展释放潜力空间。


来源:惠州日报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