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联系我们

产城创投/园区梦工场
全国热线:400-002-1668
园区小助手:13380884233
邮箱:ciipa@ciipa.net
传真:0760-88261703


                顾问连线​

微信公众号

产城城创-产业园区-特色小镇-公众号
产城创投


产城城创-产业园区-特色小镇-公众号
玩转园区


产城城创-产业园区-特色小镇-公众号
园区梦工场

<
新闻中心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文章中心>地方专题>北京市西城区未来3年形成“产业+园区”开放布局

北京市西城区未来3年形成“产业+园区”开放布局

发布时间:2020-12-30 点击数:1722


       打造国家金融改革开放主阵地、每年引进金融业、金融科技、现代服务业等优质重点项目和企业不少于100个、举办国家级金融街论坛,打造“一会一赛三论坛”五大金融科技国际性平台、以首善标准为“两区”建设贡献更多“西城模式”和“西城案例”……


       记者从12月28日西城区出台的《建设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工作方案》了解到,未来三年,西城区将围绕“产业+园区”开放整体布局,构建“一街+一园+多产业支撑”的开放项目体系,建立“一库三清单”工作机制,实施“清单化管理+项目化推进”。


强化“双核”布局,促进街区国际化品质升级


       根据该工作方案,将强化金融街国家金融管理中心和国家级金融科技示范区两大扩大开放核心承载区功能。


       强化金融街集决策监管、标准制定、资产管理、支付结算、信息交流、国际合作为一体的国家金融管理中心功能,主动承接金融服务领域改革创新任务。加强金融街与金科新区“一街一区”联动,服务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与月坛金融中心、广安金融中心形成产业联动,与西单形成商务配套联动,提高产业空间承载力和辐射带动作用。对标国际一流标准,推进金融街街区配套提升专项行动,不断完善金融街商务、生活、文化等服务配套。鼓励各类机构在金融街举办多种形式的国际交流活动,持续推动北京金融街与国际金融中心的国际交往合作,服务境内外金融机构广泛交流。


       推进国家级金科新区三年行动计划各项任务落地,显著提升金融科技国际化水平,实施“3×10”计划,组织开展不少于10场有国际影响力的金融科技品牌活动,引进培育不少于10家有国际影响力的金融科技领军企业,参与制定不少于10个国际标准和监管规则。进一步优化国家级示范区发展环境,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和核心区楼宇改造,争取3年内提供50万平方米以上的增量空间,打造市场化的金科新区专业配套服务平台,引领北京成为全球技术研发和应用场景新高地、产业发展增长极、制度标准策源地、顶尖创新人才首选地和金融科技监管体系引领者。


围绕“四+N”领域提升产业国际化层级


       打造金融业开放合作新高地。强化金融要素聚集高地,吸引国际金融机构入驻,支持外资机构在金融街发起设立或参与设立金融机构、投资入股驻区金融机构。强化金融发展政策高地,推进金融市场开放、资本跨境流动、投融资便利化等金融开放政策在金融街先行先试。强化金融改革服务高地,鼓励驻区外资、外向型金融机构全面参与金融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鼓励驻区金融机构积极争取国家金融改革开放任务。强化金融创新人才高地,给予境外优秀杰出人才奖励支持,积极向市级层面建议出台外资金融机构高端人才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积极落实金融人才奖励办法等相关激励政策。


       增强金融科技发展新优势。全力推动核心关键技术研发,支持突破金融科技领域“卡脖子”和“颠覆性”技术。大力推进应用场景示范落地,在人工智能、大数据、互联技术、分布式技术、安全技术等方面取得一批国内外领先的专利和标准,在银行科技等6大应用领域形成一批国际先进的应用场景。加大重点企业和项目引培力度,年均引进20家以上具有行业影响力的金融科技企业和专业服务机构。加速金融科技高精尖人才聚集,实施金融科技人才“十百千”工程,支持引进和培养10名有国际影响力的金融科技企业家、100名行业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和1000名“金融科技创新工匠”。


       强化金融街资产管理中心功能。积极构建集融资、投资、运作、管理于一体,涵盖银行、证券、保险、基金、个人信用、信托等领域的资产管理体系,支持理财子公司、资产管理公司、基金公司、专业投资机构发展。在监管部门支持下,加强与国际顶级资产管理机构战略合作,在跨境投融资、人民币国际化使用、外汇管理改革等方面争取先行先试,为专业机构提供更多全球化资产配置机会。支持符合首都城市战略定位的头部企业及其从事投资理财、财务结算等的子公司、分公司持续在京发展。


       大力促进数字经济新发展。制定《西城区加快推进数字经济发展若干措施(试行)》,鼓励5G、网络安全、大数据、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快速发展,支持关键技术研发和行业应用。开放区域内城市管理、公共服务等领域应用市场,支持围绕社会治理、智慧政务、智慧教育、智慧医疗等领域打造新场景应用示范。提升金融科技、文化、消费等领域数字化水平,大力发展电子商务。鼓励数字平台建设,支持企业“上云用数赋智”,培育跨行业融合的数字化生态体系。鼓励国际国内创新合作,支持国际交流合作项目,组建联合实验室、国际合作实验室等创新平台。实施“数字英才”培育行动,培养一批数字经济领域人才。


       培育发展服务业新业态。在N个现代服务业领域寻求新突破,提升重点行业创新发展新动能。生活服务业领域:对标国际人才品质需求,提升配套服务业态国际化水平,整合利用区内和区外资源,打造重点产业区域“类海外”工作生活服务环境。教育:做好国际化教育基地和国际学校的建设工作,提升西城区教育对外开放的影响力,按国家有关规定接收外籍人员子女入学。医疗健康:争取和落实北京市政策措施,丰富国际化医疗健康服务供给,打通跨国医疗,对接国际保险医疗服务认证。家政:丰富高品质生活性服务业供给,建设培育一家具有国际先进家政执业培训资质的家政服务机构。养老:推进养老服务市场开放,引进和培育国际化养老服务人才。


       专业服务业领域:着力提升业态能级,对引进全球一流的法律、会计、审计及税务服务、信用评级、知识产权、咨询与评估服务、人力资源等专业服务机构,按照年度贡献一定比例给予资金奖励。每年评选出一批金融街金牌律师事务所、金融街金牌会计师事务所等专业服务示范机构。


       商贸领域:支持重点特色商业街区营造国际化消费环境和优质营商环境,提升国际化消费品质,打造与“四个中心”需求相适应的全球知名都市消费区。优化提质金融街等功能区和西单等传统商业区,推进大栅栏国家级高品位步行街建设改造。引进一家免税店。发展“首店经济”,推动一批国内外知名品牌入驻,支持举办国际国内一线品牌首发活动。支持西城消费平台建设,运用新技术、新装备,培育消费新业态新场景。推广“5G+华为河图”智慧商圈全球首发落地,推进建设智慧商圈。推动老字号走出去,促进老字号品牌传承创新,吸引国际高端消费。


       文化领域:积极创建国家级文化产业发展示范园区,培育一批市级、区级文化产业园区。实施《西城区文化产业提升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吸引国际国内知名文化企业入驻发展。推进具有全球影响力和知名度的北京“设计之都”核心区建设。支持天桥演艺区打造跨界融合的演艺运营文化集群。提升中国北京出版创意产业园区发展水平。探索融合新技术、新场景、新体验、新消费的文化产业发展新路径。举办具有行业影响力的国际性文化交流活动,打造服务于国际交流的文化体验新线路和系列产品,提升文化品牌国际影响力。


打造两大国际一流的开放合作平台


       持续提升金融街论坛国际影响力。按照打造中国金融参与全球金融治理发声平台、金融业国际交流合作平台、金融与实体经济良性互动平台、国家级金融政策权威发布平台的定位要求,坚持国际化方向、多样化特点、市场化运作,建立和培育政府、国际组织、商协会和金融机构间多样化伙伴关系,筹建论坛年会永久会址,按照“一主N分多沙龙”的框架,进一步丰富金融街论坛系列活动内容及形式,全力打造最具全球影响力的金融外交活动品牌。


       面向全球举办“一会一赛三论坛”五大金融科技品牌活动。加大与国际前沿地区合作,共同筹办更高层次、更大规模、更加开放的全球金融科技峰会;合作办好具有首都特色、全国影响力的Fintech大赛;合作办好成方金融科技论坛,在中关村论坛、金融街论坛中设立金融科技分论坛,扩大延展金融文化影响力,巩固提升金科新区的全球话语权。


推动六大突破性成果落地


       推动头部外资金融机构入驻实现新突破。服务金融机构市场准入,推动外资机构拓展业务范围,支持在金融街落地的外资银行稳妥开展国债期货交易。支持外资银行卡清算机构落户金融街。支持境外评级机构设立子公司,并在银行间债券市场、交易所债券市场开展信用评级业务。


       推动金融服务领域改革创新和先行先试实现新突破。支持外资银行获得人民银行黄金进口许可和银行间债券市场主承销资格。支持符合条件的外资银行参与境内黄金和白银期货交易。支持证券公司从事沪伦通中国存托凭证业务。支持外资投资机构参与合格境内有限合伙人境外投资试点。深入实施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试点,逐步放开公开市场投资范围限制。支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及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RQFII)可以投资在全国股转系统挂牌交易的股票、债券等证券,也可以参与全国股转系统股票、债券等证券发行的申购。


       重点领域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新突破。支持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等机构加快债券市场基础设施跨境互联试点,建设全球人民币担保品管理平台,组建金融基础设施集团。支持北京金融资产交易所实施供应链债权融资计划。支持驻区机构以国债收益率曲线为基础,持续完善收益率曲线族,发展估值、评级、债券指数产品,及资产证券化定价体系等专业服务业务,强化金融街在国内外债券市场的定价基准作用。鼓励国际债券信用评级机构落地发展。


       推动金融科技风险监控体系创新实现新突破。积极引导国家金融科技风险监控中心设立,强化国家金融管理中心地位。充分发挥“监管沙箱”技术平台的核心承载地的优势,推进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落地。

推动金融科技创新研发和场景应用示范工程实现新突破。进一步支持依法开展金融科技创新活动,开展“金融科技与专业服务创新应用场景奖励计划”,抢占金融科技关键技术制高点,推进前沿技术在金融科技领域的应用成果转化。


       推动产业数字化赋能示范区和数字应用场景引领示范区建设实现新突破。围绕5G、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数字技术领域,积极承接国家及市级重点任务,支持建立国家和市级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技术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引进和培育一批数字经济重点企业,支持头部企业数字经济领域衍生机构、行业领军企业、“独角兽”企业、“隐形冠军”企业、平台企业等重点企业落户西城区。落地一批新技术应用场景项目,在金融科技、智慧城市建设、民生服务等领域率先形成一批先进的应用场景和应用示范,鼓励将自主研发的新技术首次用于西城区应用场景建设。


深化三项制度性创新


       营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坚持市场化国际化法治化导向,深化“放管服”改革,扎实落实北京市营商环境4.0重点任务,在提升“互联网+政务服务”水平、完善“1+5+N”产业政策精准引导、探索对新经济模式实施包容审慎监管、强化12345服务热线等常态化政企沟通机制等方面为全市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创新举措。


       打造新常态下主动服务企业新模式。建立政策“铁三角”+服务“双管家”机制,以金服十条、金科十条、金开十条全面实施为基础,依托金服局、金服公司管家服务团队构建全新产业服务生态链。创新“全过程、全方位、全链条”服务理念,创新“无接触”数字服务、“小分队”组合服务、“双管家”常态服务、“场景化”应用服务等服务模式。完善精准招商引资体制机制,发挥国际专业中介机构和智库作用,探索建立市场化招商引资奖励机制,“一企一策”促进项目和企业落地。


       创新人才发展保障机制。高标准对标国际人才社区建设品质,对照首都核心区要求,整合区内区外资源,在重点产业区域精准营造“类海外”工作生活环境,整合区内区外资源,提供国际医疗、教育、生活服务等全方位配套服务。深化金融街世界优秀杰出金融人才聚集区建设,对符合条件的“高精尖缺”外籍人才给予人才奖励,提供工作许可、在京永久居留、出入境等证件办理及社会保障便利措施和“绿色通道”服务。对境外高端人才给予入出境便利;对符合条件的有关国家国际人员来华由区级层面自行签发邀请核实单。允许外籍人员使用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证开办和参股内资公司。实施西城区“百名英才”激励计划、优秀人才培养资助计划、金融人才发展奖励办法等人才培养激励措施。加强通晓国际规则、具有国际眼光和视野的高层次人才培养。


来源:中国日报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