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联系我们

产城创投/园区梦工场
全国热线:400-002-1668
园区小助手:13380884233
邮箱:ciipa@ciipa.net
传真:0760-88261703


                顾问连线​

微信公众号

产城城创-产业园区-特色小镇-公众号
产城创投


产城城创-产业园区-特色小镇-公众号
玩转园区


产城城创-产业园区-特色小镇-公众号
园区梦工场

<
新闻中心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文章中心>地方专题>贵州:工业园区步入高质量发展快车道

贵州:工业园区步入高质量发展快车道

发布时间:2020-07-29 点击数:2094

  7月17日,记者走进黔东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见证了其在做好“高”和“新”两篇文章上,正在加快形成具有黔东南特色的高新产业集聚区和经济增长极。绿水青山间,一条条宽阔水泥大道连接起高新区内企业、工厂、科研中心、服务机构;目之所及处,高新园区更像是一座新兴城市,产业集群与烟火气息相得益彰。


  “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今天,工业园区更要从当前我省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优化产业结构,推动园区经济高质量发展。”伴随着这样的共识,贵州省正在快马加鞭推动园区高质量发展,不断转型升级做深、做精、做尖。同时,我省意识到新型工业化不是到处布点、四面开花,而是要在园区里集聚发展,筑巢引凤,打造出真正符合自身发展的产业园区。


  在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来临之际,贵州省各大园区也在抢抓新机遇,谋求新发展,产业园区规模总量不断壮大。凭借本地资源优势,从农业中抓出工业、工业红利延伸至服务业,全省园区朝着“承一接二连三”的方向转型发展。今年1至5月,全省95个工业园区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983.41亿元,约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80%,承载全省十大工业产业发展的作用愈发凸显,朝着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不断迈进。


——调整布局  探寻新型工业发展路径


  看着绕线机拉着比头发丝还细的铜丝,贵阳顺络迅达电子有限公司片式第一车间里的技术员激动不已——这个“小精尖”的铜丝在米粒般大小的电感骨架上绕线,再经过焊接、“裹”上外衣等工序,最终生产出电感。小场景的背后,是贵阳高新区看到了结构升级的好路子——“数聚高新”,更是我省工业园区抢占新机遇新高地,探寻高质量发展路径的生动写照。


  近年来,贵州在工业园区发展道路上艰苦卓绝、探索前行,从顶层设计上重新审视工业园区发展问题,探索用更科学的指导思想和更切合实际的方式发展园区工业,并于2018年11月印发了《关于推进工业园区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为进一步推进工业园区健康发展,打造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新优势指明了方向。


  按照文件的指引,对全省工业园区发展进行调整,按照“转型升级一批、整合归并一批、淘汰退出一批”的方式对园区数量进行了调整,并抓好建设中“形式主义”问题整改让园区结构进一步优化,功能定位愈发明晰。截至去年底,省级统一调度的工业园区从107个减少到现在的95个,其中省级及以上园区71个(含国家级园区6个)。


  扬长避短,突出特色和优势。贵州省还意识到,愈发突出主导产业、提高要素集聚能力,园区效益自然催生出地方新的增长极。安顺民用航空产业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园区依托军工企业,培育了航空制造、医药制造、机械加工、汽车及零部件制造等产业,随之而来的还有其产品附加值不断提高和生产技术不断进步。


——顶层设计  五大方向打造特色园区


  成长路上也需要时刻修正路线,理念需要转变、模式需要转型、路径需要创新。


  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印发了《推进产业园区工业高质量发展综合考评办法》,着力于对园区的发展规划和发展质量等指标加大考核。由此,我省工业园区发展进入新阶段,不仅要依赖于量的增长,更要有质的提升。


  园区发展得好不好,“以亩产论英雄”。要既注重投入又注重产出,要既注重数量又注重质量。于是,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潮之中,我省创办了一大批中小微企业,以星星之火的成本,散发燎原之势的能量,为园区发展注入新鲜血液。


  园区要做优,目标要明确。关键在人,关键在思路。为此,我省努力破解制约发展的关键性问题,以产城融合、错位发展、产业集群、集约节约、生态绿色等五大方向为目标,推动全省工业园区提质增效、转型升级,培育一批龙头工业园区和特色工业园区,实现跨越式发展。


  乘风破浪之后,熊熊燃烧着希望之光。贵州省全力推动《指导意见》、《考评办法》落地实施,深化园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效地促进园区规划布局、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服务提档升级,让工业园区健康、持续、稳定的发展成效看得见、摸得着。


——创新引领 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


  高质量发展引领下,从散到聚、从小到大,贵州工业园区建设加速推进,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为产业拓展无限发展空间。其背后,是全省加强对各级工业园区分类指导,不断优化产业结构。


  登高远眺,黔东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条条道路笔直宽阔、纵横交错,座座广场花团锦簇、蔚为壮观,将现代气息与地域文化巧妙结合,其按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和发展工业园区、建设城市新区的思路,坚持工业化、城镇化“双轮驱动”,正努力走出一条产城融合发展的新路径。


  针对如何避免开发区低水平重复建设和同质化竞争,赤水经开区不断探索各具特色、差异化的开发区发展格局,在这种模式下,形成以纸制品、家具、竹集成材、特色食品药品、新技术新材料产五个守望相助的特色产业园区,成效显现。


  息烽县工业园区不断转型升级,用循环经济之笔墨,描绘“青山争秀、碧水长流”的工业画卷,让生产模式不断扩展,产品种类不断丰富,园区效益不断提高,成为贵州省域纵向城镇发展主轴与黔中磷煤化工产业带的重要黄金节点。


  在政策扶持的鼓励下,各地开始“因地制宜”,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把大企业办到园区里,把小企业办到标准厂房里,把资源集聚在园区里发展。如今,一条条宽阔水泥大道连接起企业、工厂、科研中心、服务机构,见证着工业经济强劲有力的脉搏。


  展望未来,贵州省将进一步优化工业园区布局,明确产业发展方向,根据主导产业关联度不断强链、补链、延链、增链,分类、分层、分批引进项目和企业,加速形成龙头企业引领、配套企业支撑的产业集群。同时,大力推进工业园区主动参与“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珠江—西江经济带等区域发展,释放内陆开放型经济潜能,积极承接国际国内产业转移,打造产业承接带和经济走廊。


来源:天眼新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