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联系我们

产城创投/园区梦工场
全国热线:400-002-1668
园区小助手:13380884233
邮箱:ciipa@ciipa.net
传真:0760-88261703


                顾问连线​

微信公众号

产城城创-产业园区-特色小镇-公众号
产城创投


产城城创-产业园区-特色小镇-公众号
玩转园区


产城城创-产业园区-特色小镇-公众号
园区梦工场

<
新闻中心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文章中心>地方专题>中山拟建“1+4”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群

中山拟建“1+4”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群

发布时间:2019-08-09 点击数:2118

  规划建设3.2万平方米的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群、出台人才认定新标准、创新人才引进方式……中山引才聚才工作呈现新动向。近日,中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召开2019年度建议提案办理工作座谈会,征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对建议提案办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据了解,除布局人力资源服务产业,中山市还将通过修订新的人才认定标准、采取“柔性+刚性”等引才方式,进一步加大人才引进力度。


  中山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洪焰在会上表示,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将提高政治站位,全面落实责任,加强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各职能部门沟通,提高办理实效,确保圆满完成建议提案办理各项任务。


  “1+4”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群产值或超50亿元


  加快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业是中山近两年重点推进的一项工作。中山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在座谈会上透露,中山或在年内出台《中山市关于加快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业的意见》(下称《意见》),推动人力资源服务业加快发展。


  据了解,《意见》从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区建设、园区经营、骨干企业培育等方面提出扶持举措,旨在规范人力资源产业发展,集聚一批国内外知名的人力资本服务机构,为中山参与大湾区建设提供人才储备,为企业提供人力引进、人才培训、人力资源开发、创投、科技等服务。


  “我们希望在中山培育人才测评、管理咨询、服务外包、高级寻访(猎头)等高端业态,完善人力资源服务链条。今年底,市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可望在火炬开发区挂牌。”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实体园区的建设工作将逐步展开。按照“一园多点、集聚产业、培育市场、服务企业”的思路,中山还将鼓励各镇区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契机,发挥产业平台的作用,采取政府投资、社会投资和政府、社会共同投资等方式,多形式、多渠道共同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


  按照计划,中山将在全市范围内规划建设“1+4”(1个主园、4个分园)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群,4个镇区产业园或设在东区、坦洲、南头、小榄4个镇区,辐射各个组团区域,面积将超过3.2万平方米,中山还计划将产业园群整体打包申报省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根据《意见》,到2025年,中山将聚集优质人力资源服务机构25家,实现总体产业规模超50亿元。


  今年9月底或将出台人才认定新标准


  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中山历来重视人才工作,2010年8月,中山市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快培养引进紧缺适用人才的意见》(下称《意见》)。随后,中山市各职能部门先后配套出台了多项政策,涵盖培养引进、评价使用、资助奖励、管理服务等各方面,形成了中山特色的人才政策体系。


  2017年3月,中山在引才领域再“加码”,发布《关于进一步集聚创新创业人才的若干意见》(即“人才新政18条”),在领军人才引进、柔性引才、发挥企业用人主体作用、人才住房保障、人才认定、人才评价、经费补助、工作考核等方面大胆突破。其中,对引进的创新创业团队,资助标准从最高1000万元提高到最高3000万元,并在全国率先对引进人才根据准入条件和实际年薪直接认定资助对象、提供生活补贴。多年来,《意见》及配套政策以及“人才新政18条”为中山培养和集聚紧缺适用人才起到了积极作用。


  “如何留住人才是各个城市面临的新课题,建议中山市破除现有政策的时间限制,统一标准,对具备相应资质条件的人才一视同仁,并从共建粤港澳大湾区等顶层设计着手,放开胸怀,大胆创新,继续优化人才引进培养制度,切实做到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打造人才环境新高地。”在座谈会上,人大代表、中山市轨道交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玮提出了以上建议。与会人员认为,随着各地市的人才引进政策逐渐加码,中山有待跟进。目前,中山市认定的高层次人才与深圳、广州、东莞等城市仍存在差距。


  对此,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市人社局正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联合相关部门加紧研究优化人才政策体系,制定符合新时代要求、中山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认定标准。“中山市新的人才认定标准正在由市委组织部牵头、相关部门配合,对人才层次划分进行更加全面、更加细分、更加科学的梳理,具体方案可能会在9月底出台。”该负责人表示,新标准将覆盖荣誉类、奖励类、经历类人才,而且将推动解决新旧政策不畅的问题,促进各类人才更好地服务中山经济社会建设。


  此外,中山还将制定企业引才补贴措施。据了解,接下来中山将根据《关于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制定并出台《落实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政策人才引进部分待遇实施细则》,在给予紧缺适用高层次人才市政府津贴的基础上,按1:1的比例同步给予所在民营企业引才补贴,鼓励和支持民营企业引进更多与产业发展需求相符的人才。


  参会代表、委员表示,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中山是重要节点城市。中山应提前做好谋划、认真落实好人才工作,避免出现人才“虹吸效应”,为中山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储备和人才支撑。


  创新“柔性+刚性”引才政策


  “中山目前面临着人才总量不足、人才分布不合理、人才集聚能力、培育能力不足等问题。”在座谈会上,中山市政协常委、民建市委委员吕建新介绍了民建中山市委会提案《关于创新人才战略,提振我市经济发展的建议》的相关内容。他建议,中山应拓宽人才引进渠道,开展项目合作、科技创新活动,支持柔性引才。


  对此,中山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回应称,中山市正在研究制定柔性引才措施,将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进一步创新引才方式,推广“人才+项目”引才模式,出台《中山市柔性引才管理暂行办法》,按工作期限不同给予最高不超30万元的补贴。


  今年“3·28”中山人才节期间,在国家高层次人才暨创业导师中山行活动中,15位研究方向涵盖人工智能、新材料、医药健康、电子信息智能控制等领域的国家级高层次人才到场,为现场的中山本地企事业单位解决技术难题,沟通合作意向,开展项目对接。这些专家中,有不少人对在中山开展合作项目十分感兴趣,但出于各种因素考虑无法长期留在中山。


  柔性引才政策有望破解这一困局,实现高层次人才与产业有效对接,助力中山企业解决技术难题、达成项目合作。“柔性引才政策更灵活,不要求高层次人才的人事、户籍关系必须迁到中山,他们每年只需在中山工作1至6个月,为中山企业解决技术问题,作出应有的贡献即可。”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中山将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采用“柔性+刚性”的引才方式,如针对1至4层次人才实行柔性引才方式,5至8层次人才采用刚性引才方式。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院、新材料学院副院长孟鸿表示,他本人无法长期居留中山,但如果中山有更好的柔性引才政策,他和他的研发团队的资源都可以向中山倾斜。浙江凯捷新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国家特聘专家李洪文也希望与电子科大工程学院以柔性引才的方式达成合作:“我每年可以过来三四个月时间,而我的团队也可以长期留在中山。”


  住房问题也是人才的关注焦点之一。座谈会透露,目前中山市正在加快人才公寓建设,出台安居房管理办法,按人才层次的不同,分别给予相应面积的住房,并实行定期免租金政策,解决人才居住的后顾之忧。目前中山市“人才房”储备面积达100万平方米,超过1万套,并且数量还将随着新建小区配建继续增加。


来源:南方日报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