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联系我们

产城创投/园区梦工场
全国热线:400-002-1668
园区小助手:13380884233
邮箱:ciipa@ciipa.net
传真:0760-88261703


                顾问连线​

微信公众号

产城城创-产业园区-特色小镇-公众号
产城创投


产城城创-产业园区-特色小镇-公众号
玩转园区


产城城创-产业园区-特色小镇-公众号
园区梦工场

<
新闻中心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文章中心>地方专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妨多做“乡土文章”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妨多做“乡土文章”

发布时间:2018-07-12 点击数:2995

  重庆永川区卫星湖街道“水花鱼养殖专业合作社”探索出“一年三产”繁殖技术,助推“永川水花”成为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凭借品牌效应销往全国20多个省市,并走出国门,销到俄罗斯、中亚和东南亚国家。

  永川“水花鱼养殖专业合作社”事例,是充分运用本地乡土资源,践行乡村振兴战略的典型代表。细细剖析这只“麻雀”,可以看出做好“乡土文章”的思维逻辑与可循规律。

  因地制宜依托优势产业,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没有实体项目的支撑,“乡村振兴”就有可能沦为一句空话。“永川水花”项目繁育基地840亩,年总收益2000万元左右。如果仅从占地面积、产值规模来说,这确实不怎么高大上,但正是这个朴素的范例,告诉我们一个简单的道理:乡村振兴项目,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当前,一些地方出现了“为乡村振兴而乡村振兴”的急躁现象。由于缺乏对本地传统优势产业项目的深入调研,有的村、镇急急忙忙着眼于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进度”,选择项目时盲目追求形式上的花哨、名称上的洋气、效果上的炫目,到头来搞得“水土不服”。有的产业项目只能“昙花一现”,最终劳民伤财、挫伤村民参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积极性,而且或多或少造成浪费资源、甚至在生态环保等方面给后续发展留下后遗症。

  除了产业项目,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要更能“接地气”的乡土人才资源作为保障。人才之于乡村振兴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此基础上,还要对乡村产业发展所需人才的类别、层次多做冷静思考。

  为了更快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现在各地都在抓紧推出“抢人计划”。其中有个普遍现象,就是在针对乡村人才制定政策、包装项目、扶持优惠的时候,不少地方过于注重引导年轻的高等院校毕业生、城市“白领”返乡创业。对土生土长的人才比如农业技术精湛和经验丰富的村民,却少有挖掘发现与有效使用。

  殊不知,有着多年耕作种养经验的“老把式”,或许不懂外语、不会操作电脑玩电商,但其在农业领域某些方面堪称行家里手,同样应该被视为“接地气”的乡土人才,同样应该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主力军。发展势头良好的“永川水花”产业,除了有村民、合作社的自发动力支撑,背后还有一股强大的“撑腰力”,那就是当地政府部门及时发挥的引导作用。

  农村地头田坎的“乡土技术”,如果引导、运用、推广得当,很可能就像“永川水花”这样形成“产学研”链条,为乡村振兴注入动力与活力。

  事实证明,这方面的工作做好了,效益十分可观。比如地方政府助力将“永川水花”打造为品牌,将小鱼苗推向了大市场,在村民、基层集体经济组织收获经济效益的同时,当地也在提升地方知名度、美誉度等多方面得到积极效应,有利于形成“品牌效应—拓展市场—吸聚资源”良性循环格局。

  帮助镇、村打造“量体裁衣”式的产业“乡土规划”,出台调动村民琢磨钻研种养技术积极性的“乡土政策”,制定乡村产业“产学研”扶持措施……这些功夫看似“花在了诗外”,却能为乡村振兴战略写出美丽“乡土文章”,打下坚实的基础。


来源:重庆日报

0